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一至六校校史編輯委員會; 李仁傑; 黃建民; 喬樹勇
陳建邦; 婁勝華; 黃天俊; 陳震宇
-
張鵲橋
黃翊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
張恒; 劉正瑋
葦鳴
Jorge da Silva, Antonio M.; 容嫣莉; 楊子秋
唐曉晴; 蘇建峰; 吳奇琦
王禹; 沈然
第 102 期
第 80 期
第 86 期
第 47 期
第 23 期
第 7 期
第 58 期
第 48 期
第 79 期
第 49 期
Número 126
第 126 期
表演認同作為其他途徑的政治:澳門網民的實踐經驗
本文以澳門網路身份認同為研究焦點,結合文化研究的權力關係、抵抗等問題意識,採取民族誌學的研究方法,基於澳門主要網路平台參與式觀察及對相關人士的深度訪談,檢視網民在網路媒體上如何具體表演其認同的力量、如何凝聚更具本土意識的“澳門人”以重建身份認同。
林仲軒 | 2017.4
澳門——葡萄牙語“茶文化”之發祥地
澳門是葡萄牙語世界“茶文化”的根,茶走向葡萄牙語世界的門戶。葡語世界試種茶葉所用的茶籽、茶農等,都是經過澳門到達巴西和葡萄牙的。茶“chá”這個詞完全融入了葡萄牙語和葡萄牙文化當中,葡語單詞“chá”不但成為葡語中的常用詞,而且派生出了許多短語、俗語、諺語和俚語,其數量之多,堪比漢語,這在西方語言當中,實屬罕見。
金國平 | 2017
從“折衷”到“現代”:抗戰寓澳時期高劍父繪畫思想的嬗變
在旅居澳門期間,高劍父繪畫改革思想開始出現重大轉折,由早年受革命生活浸潤而產生的偏重西畫、不甚明確的折衷思想,轉變為主張創造立足傳統、融合東西的現代國畫的新理念。而這一轉變的標誌是他在這一時期對居巢、居廉的藝術技法作了體系化的整理和研究,以強調中國畫的獨立品格和價值。
陶小軍; 楊心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