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ci, Matteo

利瑪竇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意大利籍耶穌會士,明朝末年來華,是中國天主教會的開創者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

  •  最新至最舊
  •  最舊至最新
  •  熱門
  •  隨機探索
    類型
  • 圖書(2
    學科
  • 社會科學(2
    作者
  • Trigault, Nicolas(2
  • Sozzini, António(1
顯示更多
    語言
  • 意大利文(1
  • 拉丁文(1

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 EX P. MATTHAEI RICCII EIUSDEM SOCIETATIS COMMENTARIIS

Ricci, Matteo; Trigault, Nicolas

《利瑪竇中國札記》(或譯為《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是根據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的日記和手稿整理編撰而成,詳細記錄了從1582年利瑪竇抵達澳門,到1610年他在北京去世期間,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早期歷史。利瑪竇於1610年去世後,比利時耶穌會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將日記整理翻譯為拉丁文並於1615年在德國出版。本網站提供的為1616年在法國里昂(Lugduni)由Horatii Cardon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全書共分五卷(Libri V):第一卷:詳細描述了中國的地理位置、物產、行政區劃、人民、風俗習慣、法律制度、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等,是歐洲人第一份關於中國的全面「國情報告」。它塑造了早期歐洲對中國「文明、富庶、有序」的正面印象。 第二卷:記述了耶穌會士們(包括利瑪竇的前輩范禮安、羅明堅等)在澳門的早期活動,以及他們為進入中國內地所做的努力。 第三至五卷:這是全書的核心,詳細記錄了利瑪竇本人從廣東肇慶、韶州,到江西南昌、江蘇南京,最終進入北京並獲得萬曆皇帝許可居留的整個過程。書中包含了他與中國各階層人士(從平民、士大夫、官員到皇族)的交往,以及他如何通過展示西方科學技術(如世界地圖、自鳴鐘、棱鏡)、學術辯論和道德哲學來打開傳教局面的策略。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