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在推動或研究澳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方面有卓越貢獻和重大成就的人士,本屆評獎特增設榮譽獎項“澳門人文社會科學傑出貢獻獎”。由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成員推薦及遴選,特意表彰多年來致力推動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或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卓越貢獻和重大成就的人士。

程祥徽教授

程祥徽教授,1934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早年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楊伯峻、游國恩、呂叔湘、朱德熙等多位名家,更是漢語言文字學大師王力的高材生;其後在香港大學取得哲學碩士。程教授長期潛心鑽研語言、文字以及文學,以其專業知識及廣闊視野,為澳門該領域的研究掀起浪濤,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成果豐碩,影響深遠,是澳門語言學界的翹楚。

多年來,程教授既執教鞭,也做研究。他曾任青海民族學院教授,以及在多所大學當客座教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踏足澳門,在澳門東亞大學(即現時的澳門大學)中文系任教,後任中文學院院長及教授。程教授一方面致力扶掖後輩,傳授知識,育人無數,發掘和培養了大批澳門青年人才,提升了他們中文水平以及語言研究之能力和水平,更成就了不少社會精英,可謂桃李滿門。在後學眼中,程教授是位宅心仁厚、學問淵博精深、平易近人的教授。另一方面,程教授更是孜孜不倦地探索學問,尤其在研究澳門多元語言文化和特殊環境方面,貢獻良多。其代表作有《漢語語音》、《漢語風格論》、《繁簡由之》、《漢語風格初探》等二十多部,被學界譽為重磅之作,備受稱許。他運用了深厚的語言學素養,並切合澳門實際歷史背景,開拓了澳門語言研究的空間,促進了港澳地區語言學的發展。程教授大膽提出“繁簡由之”這充滿地方色彩和智慧的口號,並加以論證,乃有心志和才學者之所為。

程教授心繫澳門社會長久發展,時刻關注澳門語言狀况發展,以及中文本地化等重要議題。早在1985年,他本着知識份子强烈的社會責任感,大聲疾呼:“中文合法化”勢在必行,並希望各界能努力做一番順應時勢、因勢利導的工作。可見他對澳門這塊土地之熱愛與深情,以及對澳門前途之殷切關注。澳門回歸前,程教授曾擔任澳門政府文化委員、澳門語言狀况關注委員會委員、澳門政府法律翻譯辦公室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等。同時,程教授創辦了澳門寫作學會、澳門語言學會、參與創辦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等,並在社團中位居要職,致力為政府建言獻策,積極推動學術交流。

加強澳門與世界的聯繫,程教授與時俱進,組織和主持了具前瞻性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澳門過渡期的語言路向、文學發展、語文與傳意等研究推上高峰,意義重大。與此同時,他積極創辦多部雜誌以及主編論文集,包括《澳門語言論集》、《語言與傳意》、《方言與普通話》、《港澳通用普通話教材》、《澳門文學研討集》等多部。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澳門的社會語言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也提升了澳門研究的整體實力,受到社會和學術界的充分認同和高度評價。2011年獲得澳門特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

事實上,程祥徽教授除了在學術研究上不斷追求,也是位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文化人,其詩、詞、書法、散文俱精,作品亦如其人,筆觸瀟灑細膩,感情豐富,出版的散文集、隨筆集、古體詩、白話詩等廣受讀者歡迎,當中不少成為師生的指南讀物。國學大師饒宗頤稱讚程教授“……詩學深造獨特,敘懷長謠,律切功深,信賢者靡所不能。”詩詞大家葉嘉瑩認為其作品“語林詩國兩盤桓、更具高才繪古今。”即使年逾古稀,程教授仍在學術路上前行,不斷探索,默默耕耘,並於澳門科技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為澳門繼續培養人才。

毋庸置疑,程祥徽教授是位在學術上開拓創新,思想開放、敢想敢言、專注研究的語言學家,才情橫溢、學養深厚的文人。澳門社科研究今天的成果,與他那一輩學者所付出的努力息息相關,而程教授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澳門學界的奇葩。

前往學者專區學者個人頁

澳門語言學的豐碑——程祥徽教授紀念書展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