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曉閔
發表日期:2021.6
語種: 中文
關鍵字: 新冠肺炎疫情
類別: 文化/禮俗
登錄號:p000053
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干擾,它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全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人數突破了300 萬,確診人數超過1 億4 千萬,導致很多家庭破裂,企業破產,劇烈地破壞了社會的進程,使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和巿民面對新的挑戰。這場大流行疫情還考驗了我們的個人應變能力—這也是目前本澳青年需要加強的能力之一。在澳門特色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本文嘗試探討新冠肺炎疫情下,澳門青年在文化產業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對澳門的經濟社會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和負面的影響。澳門特區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總體政策理念是“促經濟、保民生和保就業”。在保就業政策中,特區政府的主要措施是出台帶津培訓計劃、保障本地人優先就業、扶持青年就業。特區政府應該強化積極就業政策,完善職業培訓,堅持民生導向,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支持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
鄞益奮
澳門在2020年1月22日出現首宗新冠病毒肺炎確診個案,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澳門市民的生活生產造成了極大衝擊,疫情阻斷了人流、物流,影響到澳門、中國甚至全球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經過近年發生多次重大事件,澳門出現不確定性風險和災害已是趨向常態化,要學會與風險共存,構建韌性城市是讓澳門走向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方向,韌性強的城市對不確定性擾動的適應調整能力強,而韌性弱的城市應變能力不足,甚至經歷危機之後一蹶不振。本文嘗試探究澳門城市韌性程度以及後疫情時期澳門發展韌性城市的新思路。
余渭恒
自2020年至今,澳門治理新冠肺炎疫情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通過對三個階段治疫政策的內容和成效進行評估,有三條經驗值得肯定:一是特區政府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新冠疫情的治理,並且在治理方針上始終把澳門民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居樂業放在第一位,為此特區政府不惜關閉賭場,不惜動用財政儲備;二是特區政府善於從失誤中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快速及時調整政策舉措,不斷改進提升治疫水平;三是民眾的高度支持至關重要,無論是執行口罩令還是全民核酸檢測,澳門市民都非常配合,把治疫措施變成自己的內在行動。 當然,新冠疫情的治理也暴露出特區政府在社會治理上的一些短板,例如政府部門在政策協調、實施、配套方面的不足等等。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疫情,澳門社會各界對澳門經濟結構方面存在的問題認識更加清醒,對澳門多元經濟發展的路向思考更加深刻。
王建偉; 劉俊麗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澳門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雖然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在境內傳播,但以服務出口為主的整體經濟卻在此危機下大幅下行,支柱產業博彩及旅遊業嚴重受挫,第一季度經濟生產總值實質變動率已經跌至-48.7%。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和後續經濟走勢的不穩定性,澳門政府需要汲取和借鑒國內外應對的相關經驗及教訓,實施經濟政策和提高政府管治能力,圍繞疫情防控、救助紓困、緩釋風險、穩定金融經濟等精準展開,在渡過難關的同時謀求疫情後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調適能力,推動經濟多元發展。
盛力; 馬志成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澳門各高校在2020 年2月陸續開始線上授課,高校教師需要系統地掌握網絡教學的方法,學生也需要充分適應全新的學習方式。大學英語是在澳門就讀的大部分非英文學制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其中基本的教學、互動、練習和報告等內容都可以通過網絡課堂完成。對澳門高校的大學英語網課具體情況進行調查,並將其和其他地區類似課程的授課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總結出澳門的大學英語網課的獨特之處。在此基礎上,將網課的利弊和傳統課堂的優劣進行比較,互相結合並取長補短,可為將來的大學英語教學提供經驗和參考,進一步完善課堂。
徐威; 麥雁鈴
新冠肺炎(COVID-19)自2020 年初大規模爆發之後,已經席捲全球,而距離上一次“非典型肺炎”(SARS)的爆發,也僅僅過去了十七年而已。澳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微型社會之一。微型社會如何處理應對全球性的疫情,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澳門同時經歷過非典和新冠肺炎的防治過程,比較和總結澳門特區政府在兩次病毒傳染過程總防疫、控制,治疫的經驗,以及所處內外時代背景的異同,分析澳門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優勢和局限,可以為未來澳門進一步改進公共行政管理,更好地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參考和借鑒。
王齊超; 王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