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珣,字小鉞,中國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第五代嫡系傳人。其高祖張明山(1826-1906)為中國古代美術史中最後一位雕塑家。張明山博學多才,詩詞、繪畫、書法造詣均深,特別是中國彩繪雕塑方面成就最為突出。十九世紀中葉,張明山被清政府召入宮中創作,史稱「八匣泥人」(現藏於北京頤和園)。後下江南游歷,在上海拜會同鄉好友任伯年。張氏家族在津、京兩地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南開大學創辦人嚴範孫曾多次為文讚賞張明山及其後人的作品。其作品曾代表中國參加巴拿馬賽會並獲一等金獎。1932年徐悲鴻先生訪問天津南開大學時,由校長張伯苓陪同拜訪張氏後人,被其藝術所折服並寫下〈對泥人感言〉(現藏徐悲鴻紀念館),將其作品與十九世紀世界大塑師俄國脫魯悖斯可埃Troubetskoi親王相提並論,並媲美唐代雕刻家楊惠之。
1949年以來,中國政府給予「泥人張彩塑」藝術很高的榮譽及支持。張澤珣的父輩和祖父輩先後出任中國政協委員和人民代表大會委員。張澤珣的父親張鉞是「泥人張」彩塑藝術的第四代嫡系傳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他在中央國務院屬下的美術供應社工作,其後在天津歷史博物館及河北美術學院任職教授。八十年代中,范曾在南開大學創辦東方藝術系,他如嚴範孫、徐悲鴻欽佩張明山一樣的讚賞其曾孫張鉞的泥塑藝術。由於此,1986年張澤珣於天津美術學院畢業後,同年應聘任教於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從事中國彩塑的教學及研究。與其父應范曾之邀於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成立「泥人張彩塑藝術」陳列室。
張澤珣深得乃父真傳。父親不僅傳授她泥塑技藝文化,還要求她學習中國書畫。七十年代末,拜愛新覺羅‧傅佐為師,習中國畫。張澤珣曾多次參加美術展覽並獲頒獎項。九十年代初,被選入《中國藝術家名人錄》及被載入《當代民間藝術名人大辭典》、並與其父被臺灣中華電視評為中國十大傑出藝術家之一。
張澤珣九三年移居香港,同年應斯洛伐克科學院(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東方及非洲研究所邀請訪問研究。1996年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完成「美術學」碩士學位課程。回港後,先後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教授「泥人張彩塑」及「中國工筆人物畫」、於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持「彩塑工作坊」、於香港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泥塑藝術」。2000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道教雕塑藝術。2002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基金,到美國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及芝加哥Fields Museum作研究。200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道教造像記文與禮儀文化。同年,應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畫廊邀請,舉辦《張鉞‧張澤珣作品展》;並分別應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之邀,赴京講授宗教藝術及儀式文化。2004年9月應聘任教於澳門大學。其彩塑及國畫作品先後入選中國各級美展並獲獎。主要學術著作有《北魏道教造像碑藝術》、《北魏關中道教造像記研究》;編著有《「泥人張」張鉞作品集》。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重視。2007年張澤珣的作品載入《中國民間泥彩塑集成》(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
作為「泥人張」彩塑藝術的第五代嫡系傳人,她有著上幾輩豐厚的藝術積澱,有著扎實的藝術史知識,與其在中文大學學術研究的訓練,她不僅能克紹箕裘,延續其父的「文人雕塑」傳統,而且能不斷創新,把「泥人張」彩塑藝術提昇到另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