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出版感言

金國平

這個文獻彙編包含檔案內容豐富,從未系統整理出版,對研究澳門歷史、粵港澳關係、中葡關係乃至整個中國晚近對外交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民生等均具重要價值。對廣東歷史研究也意義十分重大。

成果的誕生

喜聞《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刊行,作為這一出版計劃的早期聯繫者和後期審定者,有感而言數語。

2009年,作為向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獻禮,廣東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了16卷《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部分•中文)》。2015年4月,廣東教育出版社又刊行了32卷的《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

這套檔案彙編的出版是澳門回歸後,中葡合作的成果。葡萄牙方面全面開放了這批資料,無償提供,並同意中方出版發行;中方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複製、編輯和出版。尤其是得到了澳門資料出版“運動”的領軍澳門基金會的支持,廣東中山圖書館進行學術協調和廣東省出版集團屬下廣東大沿海出版工貿有限公司所承擔了艱巨出版事務。

圖1《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內頁。

中葡合作、澳粵聯手

這即是中葡合作,又是澳粵聯手整理出版域外檔案文獻。其重大意義,可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談起。這個文獻彙編包含檔案內容豐富,從未系統整理出版,對研究澳門歷史、粵港澳關係、中葡關係乃至整個中國晚近對外交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民生等均具重要價值。對廣東歷史研究也意義十分重大。它所包含的豐富資料幫助我們瞭解當時廣東和澳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外交涉,商務, 司法及僑民等情况。《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以中外資料對照的形式出版,更提高了史料的歷史見證和學術研究的價值。這樣不僅能讓中國讀者使用,也給懂漢語的外國讀者或不懂漢語的外國讀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我想,這套叢書的出版會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極大的重視。事實上,16卷《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部分•中文)》出版後,不少的學者將其視為珍寶,開始用於研究。澳門科技大學的何志輝博士是使用最多的一位歷史學者。

圖2 《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封面。

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最早外交代表機構。日積月累,留下了很豐富且珍貴的檔案資料。此次是首次系統整理出版,可慶可賀。當然,檔案文獻整理工作永無止境。32卷的《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也只是葡萄牙外交部外交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涉華、涉澳檔案的一小部分。葡萄牙外交部外交歷史檔案館,在整個19世紀,直到20世紀初,都是葡萄牙外交部的內部機構。外交圖書館和外交歷史檔案館合併一起運作。直到1966年,檔案館才分出,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部門並向公眾開放。任何人可以自由、免費查閱過了30年的檔案資料。外交歷史檔案館收藏有多個涉及中國和澳門的文獻系列。這些文獻以葡文居多,但在領事館檔案中含有有相當數量的中文文件。計有廣州總領事館檔,北京公使館檔,上海領事館檔和福州領事館檔等。廣州總領事館檔的起止年限為1904-1948,共計39簿,15箱,305扎。整理情况:有打字機打印的清單。另外,還有一個系列的廣州領事館檔案,起止年限為1890-1929,共計4箱。香港領事館檔的起止年限為1854-1924,共計1箱。上海領事館檔的起止年限為1878-1929年,共計1箱。北京公使館檔的起止年限為1902-1932,共計4箱。還有一組中國公使館檔,起止年限為1905-1929,共計4箱。此外,尚有一更老的系列——葡萄牙駐中國,日本和暹羅公使館檔,起止年限為1858-1902,共計3箱。

藏館年限數量 (箱)
廣州總領事館1904-194815
廣州領事館1890-19294
香港領事館1854-19241
上海領事館1878-19291
北京公使館1902-19324
中國公使館1905-19294
葡萄牙駐中國,日本和暹羅公使館1858-19023

表1:中國和澳門的文獻在各領事館藏館分佈


我們認為,繼《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之後,下一個應該整理出版的是上海領事館檔。上海開埠後,大批澳門葡人,土生和本地人跟隨英國人到了上海,打拼天下。同時也有大批香山、中山籍的人士,從當地直接,或經過澳門或經過香港前往上海創業。相信有些人是擁有葡萄牙國籍的,因此在上海領事館檔會有所反應。在此意義上而言,上海領事館檔對於研究香山/中山籍的人士對上海開埠及早期的建設所作出的貢獻是重要的。其次,是整出版北京公使館和葡萄牙駐中國,日本和暹羅公使館檔。這部分檔案,除了領事材料外,涉及較多的是外交檔案。上述檔案是研究中葡關係,澳門歷史和澳粵關係的寶藏。目前所做的工作,雖然已經成績斐然,但還有大量高含金量的礦脉有待發掘。

中西文化

我們一貫倡導中國西文史料學,也就是說,以各種西方文字寫成的關於中國的檔案和文字不應該被視為外國史料,而應該被視為用西文寫成的中國史料。明末從來,中國卷入或被卷入了世界一體化的浪潮以,各類外文涉華檔案,尤其是包含中文材料的檔案,無疑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從此視角來看,不再可以將中國歷史僅僅理解為中國以及漢語寫成的歷史,西方文字寫的中國歷史和反應歷史的檔案同樣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在編寫《新清史》開始時,李嵐清副總理專門强調要注意利用域外資料。32 卷的《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正是這種史學新視野的一種實踐。現在出版的部分猶如九牛一毛,即便是在葡萄牙外交部外交歷史檔案館內還有浩如煙海的史料等待我們去發掘,整理和出版。我們要有建造中國古代的長城魄力,在21世紀,建造一座多語種的中國史料長城,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個意義深遠的中國夢何時能實現?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不是遙不可及的。

注釋:
1.《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全檔)》經已面世,澳門基金會網站:https://www.fmac.org.mo/article/publish/view/461

合作整理:澳門基金會、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葡萄牙外交部檔案館與澳門大學圖書館、廣東教育出版社
2015年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