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澳門昔日圖書館》

郭濟修

圖1 《澳門昔日圖書館》封面。

大家都知道,圖書館是知識的寶藏。因為個人親身經歷的得來的知識畢竟很有限,而通過讀書,從圖書館裡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獲取別人的知識經驗,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從演變歷史上看,圖書館經歷了從神聖到世俗、從小眾到公眾的發展過程。澳門的圖書館也一樣,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最近,由楊開荊博士撰寫的《澳門昔日圖書館》經已出版,將澳門圖書館在四百多年漫長歲月的滄桑與傳奇娓娓道來。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最早的圖書館大多都與祭祀的神廟伴生。如我國河南殷墟商王室宗廟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刻辭甲骨,表明商代的圖書館就設在王室宗廟區域;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兩河流域的尼普爾城有一座塔廟殘跡,出土了約六萬塊楔形文字泥版書,根據其中記載的內容可以判定該區域曾是一座神廟圖書館。而澳門歷史上只是一個小小漁村,最早的圖書館也是隨着西方傳教而誕生的。在書中,作者介紹了傳教活動與教會圖書館,澳門圖書館如何得到近代有識之士振臂扶掖、圖書館的現代化進程,以及澳門圖書館與名人、與教育事業、與國際組織的關係。

圖2 聖保祿教堂和學院。澳門檔案館提供。(“澳門記憶”文史網:p0005602)

作者介紹說,十六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東來,1594年在澳門創辦了遠東第一所西式學院——聖保祿學院,在學院內設立了澳門首家圖書館。當時的圖書館只是為傳教士服務。在書中,作者除了介紹聖保祿學院圖書館,還介紹了聖若瑟修院圖書館,主教公署圖書館和基督教的東印度公司圖書館。在近代,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引介西方的經驗,提出從藏書走向閲讀等各種改革方案,如鄭觀應提出廣置藏書,康有為、梁啓超提倡設立藏書處,社會賢達創辦的功德林佛學院及藏經閣。隨着時代的進步,澳門誕生了公共圖書館,近代公共圖書館的創辦,也與一些名人的支持分不開,如何東圖書館和八角亭圖書館的創辦。

圖3 八角亭圖書館(約1955年)。利冠棉收藏,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提供。(“澳門記憶”文史網:p0007243)

圖書館是社會教育的工具。到了現代,圖書館逐步走向社會大眾,成為知識平等的基礎設施,汲取知識、傳授學問的工具。人們出入圖書館相當方便、可以隨意借閱書籍。澳門的各大中小學普遍設立了圖書館,圖書館成為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澳門的圖書館還與十多個國際組織建立了寄存館關係,可以免費獲得珍貴而及時的國際組織文獻。

值得一書的是,澳門圖書館的文獻資料有不少可以稱得起珍品,《天主教澳門教區檔案文獻》及《澳門功德林檔案文獻》就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本書作者楊開荊為北京大學圖書館學博士,中國檔案及圖書館學專業的博士後,並且組織、帶領澳門文獻信息學會團隊將這兩項檔案文獻成功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澳門圖書館的前世今生由她娓娓道來,配以色彩精美圖片,當然翔實和生動,值得一讀。

轉載自郭濟修:《讀〈澳門昔日圖書館〉》,《澳門日報》,2022年6月19日(閱讀時間)。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