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2015-2017)‧文學編
    主編:李觀鼎

李觀鼎 | 原載《文藝報》,2015年2月18日,第005版

<正>或許是太久未曾遇見好劇本的緣故吧,我初讀澳門作家穆欣欣新編歷史京劇《鏡海魂》劇本時,頓覺眼前一亮,沉浸於難得的審美愉悅之中。這部戲劇佳作,確乎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那種“關注存在之歷史”的“思與詩的對話”。

朱壽桐、楊青泉 | 原載《文藝爭鳴》,2015年2月號

<正>如果說整個中國的文學評論是一部大型的交響樂,澳門文學評論顯然是這部交響樂不可或缺的樂章,它不僅與整部交響樂和諧共鳴,而且奏響了自身獨具魅力的旋律,發出了獨特的聲音。近年來,澳門文學評論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局面。從澳門作家、作品的評論到以往澳門文學創作成果的梳理,從澳門文學建設的學理思考到澳門文學學術研究的深度掘進,從對澳門文學家、評論家的個案討論到澳門文學、文化發展的宏觀探索,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與高度。尤其是以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和澳門大學中文系為主要陣營的研究者群體,對於建構澳門文學評論的獨特學術地位用力甚勤,顯示了澳門文學批評與文學學術研究的強勁學力。

鄧駿捷 | 原載《學術研究》,2016年第11期,總第384期

民國初年,馮秋雪等人發起的雪堂詩社,是澳門歷史第一個以本土居民為骨幹的文學團體。他們結集同道,以月課形式創作詩詞,連續出版社刊《詩聲》46期。通過對雪堂各方面活動的梳理,可見其表現出強烈的本土文學意識,並對促進中華文化與文學在澳門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故在澳門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義。

荒林 | 原載《澳門日報‧鏡海》,2016年6月1日

<正>儘管澳門被稱為詩歌之城,早在路易斯‧德‧賈梅士(Luís de Camões)寫作《盧濟塔尼亞人之歌》時,沙梨頭的岩石就變成了詩歌的表現對象,這座“海上花園”的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五百年來不斷被中葡詩人所吟詠,而且中西文化交融的詩情畫意,也充滿了澳門的小說故事,但是,澳門最為流行傳播的漢語新文學文體,卻非散文莫屬。一方面散文更合適像《澳門日報》這樣的大眾媒體,為本地讀者迅速閱讀理解澳門和文學提供便捷,另方面散文可以在個人和公共事件之間達成某種交流的平台,更方便讓澳門讀者看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諸多事情,並取得知性的觀看角度。

張堂錡 | 原載《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總第183期

文學作品中觸及澳門回歸後的生活與內心感受的作品,可稱之為“回歸書寫”。“回歸書寫”可以說是澳門文學新世紀以來一個深具特色的主題。在新世紀以來的“回歸書寫”中,因為賭權開放導致的社會面貌巨變,使澳門文壇湧現了許多“懷舊記憶”的題材,並在頻頻回顧中展開對城市未來想像的“我城書寫”。這兩個澳門文學寫作的新趨向,共同建構出新世紀以來澳門文學最具特色的審美格局與文化魅力。

鄭海娟 | 原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9卷,第7期,總第222期

“小城”意象頻見於澳門當代文學對本地空間的刻畫中,這一意象既是澳門狹小地理空間的現實反映,又是創作者施之於文學世界的一種有意建構,折射出了創作者群體普遍的社會心理。本文首先梳理澳門當代華文文學中的“小城”意象,進而探索這一意象的生成機制,質詢“小城”內部異質文化空間以及“小城”與外部世界關係在文學中如何得以呈現。

張劍樺 | 原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門文學有了長足的發展,這與澳門文學的周邊創作環境有關。在我們肯定澳門文學周邊環境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應客觀地看到澳門文學創作環境的負面因素。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