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優秀的成果由於競爭過烈而成為一定等級獎項的“遺珠”,評審的時候認真的評委們確曾多次感到左右為難。這樣的感受對於澳門的學術研究來說乃是一個巨大的肯定,這說明澳門人文社科的學術研究水平越來越高,傑出成果越來越多,收穫越來越大。這充分說明澳門回歸二十年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朱壽桐

  • 一等獎
    Prémio para 1º Lugar

天朝異化之角——16-19世紀西洋文明在澳門(上卷)

湯開建 | 2016年

本書為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澳門的西洋文明的學術著作,以採用中、葡第一手的文獻檔案為基礎,兼用法、西、德、俄、拉丁、荷、意、日、英等文獻材料,從該時期進入澳門的歐洲人分國別進行詳細的統計及考證,並對同期傳入澳門的政治、法律、軍事、宗教、科技、教育、語言、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等逐一論述,以一種宏大歷史敘事的觀念,全方位圖景式的視野,系統地闡述了16-19世紀傳入澳門的西洋文明的概貌。

全書近二百萬字,分上、下兩卷,本書即為其中之上卷,具體研究了澳門的外國人族群,澳門的西方政治、法律與軍事,澳門城市建設中的西洋文明,以及澳門的西方宗教。

天朝異化之角——16-19世紀西洋文明在澳門(下卷)

湯開建 | 2016年

本書為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澳門的西洋文明的學術著作,以採用中、葡第一手的文獻檔案為基礎,兼用法、西、德、俄、拉丁、荷、意、日、英等文獻材料,從該時期進入澳門的歐洲人分國別進行詳細的統計及考證,並對同期傳入澳門的政治、法律、軍事、宗教、科技、教育、語言、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等逐一論述,以一種宏大歷史敘事的觀念,全方位圖景式的視野,系統地闡述了16-19世紀傳入澳門的西洋文明的概貌。

全書近二百萬字,分上、下兩卷,本書即為其中之下卷,具體探討了澳門的西方科學技術、西方教育、西式醫療與西方醫學、西方語言和文學、西洋社會生活及風俗,以及西洋美術、音樂、戲劇及體育。

郝雨凡 | 2015年

19世紀中葉是美國在東亞活動的擴張時期。美國駐澳門領事“設”與“撤”的歷史演變,反映出美國在東亞政治擴張、商業拓殖以及中美關係的軌跡和趨向,以及在東亞戰略佈局調整的大環境下美國在亞洲擴張的軌跡,也體現了中國內地門戶被迫開放後對澳門的衝擊,以及香港掘起對澳門的深遠影響。

  • 二等獎
    Prémio para 2º Lugar

澳門之魂: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研究

林廣志 | 2017年

本書以豐富史料首次對晚清澳門華商與華人社會進行全景式研究,深入分析華商的倫理觀及行為、華商組織的近代化、華商在晚清中國與中葡關係中的政治角色等問題,也對著名的華商家族逐一介紹,為澳門學研究揭開重要一頁。

陳文源 | 2015年

鴉片戰爭後,葡萄牙強力推行對澳門的殖民管治政策,鼓勵居澳華人加入葡藉。華人因政治大環境、營生或從眾心態紛紛加入。葡藉華人在內地貿易營生,不時涉於訴訟,而輒求助於葡國領事,使之成為中葡外交事件。但事實上,大多數葡藉華人熱衷於內地事務,關注內地社會發展,他們處處彰顯其不變的“中國心”。

  • 三等獎
    Prémio para 3º Lugar

近代澳門翻譯史稿

李長森 | 2016年

本書從語言和翻譯的角度來強調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歷史作用,以大量中外文獻史料為基礎,對澳門近代的翻譯活動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內容包括翻譯對葡人定居澳門的意義、澳門開埠至20世紀初的翻譯狀況及其特點、澳門官方翻譯機制的建立、鴉片戰爭後以土生葡人為主體的翻譯活動及其貢獻等。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葡萄牙卷

姚風 | 2015年

中外文學關係的研究,是中國比較文學學術傳統最豐厚的領域,本書詳述中國文學與葡萄牙文學之間的交流關係,通過對中國與葡萄牙兩國文學交流歷史的洞察和分析,發現中葡的文學交流並沒有貫穿於兩個民族整個交往的歷史中,故書中特別對中葡的交往過程、彼此的異國想象及書寫、從澳門看中葡文學交流作了細緻的描寫。

Macao in the Making of Early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784-1844

Sibing He | 2015

This research survey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the American community in Macao and demonstrates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trade in Asia were financially interconnected and structurally linked together. It analyses Macao’s role as a nexu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hich in turn 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during their formative years.

蝶變:澳門博彩業田野敘事(上冊)

劉昭瑞、霍志釗 | 2017年

本書以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為基礎,運用人類學的調查方法描寫澳門博彩業的方方面面——中外“賭戲”的規則玩法,全球資本的競相爭奪,幫會社團的紛爭,政府的監管和控賭,賭場周圍不同群體的生存狀態及由此呈現的獨特社會面相與文化,於歷史與現實的深處,探究化繭為蝶的瞬間緊張與社會、日常的結構嬗變。

蝶變:澳門博彩業田野敘事(下冊)

劉昭瑞、霍志釗 | 2017年

本書以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為基礎,運用人類學的調查方法描寫澳門博彩業的方方面面——中外“賭戲”的規則玩法,全球資本的競相爭奪,幫會社團的紛爭,政府的監管和控賭,賭場周圍不同群體的生存狀態及由此呈現的獨特社會面相與文化,於歷史與現實的深處,探究化繭為蝶的瞬間緊張與社會、日常的結構嬗變。

金國平 | 2017年

澳門是葡萄牙語世界“茶文化”的根,茶走向葡萄牙語世界的門戶。葡語世界試種茶葉所用的茶籽、茶農等,都是經過澳門到達巴西和葡萄牙的。茶“chá”這個詞完全融入了葡萄牙語和葡萄牙文化當中,葡語單詞“chá”不但成為葡語中的常用詞,而且派生出了許多短語、俗語、諺語和俚語,其數量之多,堪比漢語,這在西方語言當中,實屬罕見。

陶小軍、楊心珉 | 2017年

在旅居澳門期間,高劍父繪畫改革思想開始出現重大轉折,由早年受革命生活浸潤而產生的偏重西畫、不甚明確的折衷思想,轉變為主張創造立足傳統、融合東西的現代國畫的新理念。而這一轉變的標誌是他在這一時期對居巢、居廉的藝術技法作了體系化的整理和研究,以強調中國畫的獨立品格和價值。

  • 優異獎
    Prémio de Excelência

進階搜尋|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