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 2009年
本書詳細介紹了傳入初期、抗戰時期、成熟時期和現當代這四個歷史時期澳門水彩畫家的人生經歷和藝術之路,述評了這些畫家創作的水彩畫作的藝術地位與風格,從而基本勾勒出澳門水彩畫藝術的源起、發展歷程以及獨特成就,是相關讀者了解澳門水彩畫基本情况的重要參考書目。
李宏君 | 2009年
本書對西樂中傳、中樂西傳的歷史、澳門本地音樂活動、音樂機構以及著名音樂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系統的論述,這些介紹和論述從音樂的角度折射出澳門近500年來所積澱的豐厚的中西文化遺產,展現出澳門在世界中西音樂乃至文化交流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橋梁地位和窗口作用。
何永康 | 2011年
本書通過展示由外國遊客拍攝或私人製作的近百張20世紀60、70年代關於澳門的彩色照片,兼以文字描述,圖文並茂地重現了昔日澳門的城市面貌、地標建築、街道變遷、經典景物、傳統手工業等人文景觀,可以讓讀者重新回憶和認識20世紀60、70年代澳門特有的歷史風貌和風土人情。
鄧駿捷 | 2012年
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過程中,一大批中文古籍與外文文獻聚集澳門,成為澳門別具特色的文獻和藏書寶庫。為此,本書既分別梳理了何東圖書館、澳門博物館、澳門大學圖書館、宗教機構等不同類型的藏書系統中的古籍藏書,也論述了這些中外古籍藏書與澳門社會文化的內在關係。
陳震宇 | 2012年
本書通過澳門本地和葡萄牙等地有關資料,介紹了澳門郵票中的航海探險、葡萄牙殖民帝國、文化交流、歷史回眸,以及負責印製澳門郵票的一些印刷廠和著名的設計師,希望以此帶領讀者體會和領略澳門郵票之美,更期望以此傳播一些為人忽略、但有助於深入了解澳門的知識,從而在澳門郵票這個方寸世界中窺探澳門的社會變化和歷史變遷。
陳繼春 | 2013年
本書從中日畫學的傳承溯源,在多位該派畫家及其家屬提供的作品手迹以及當時對春睡畫院、再造社、頤園書畫會等畫展的傳媒報導等第一手材料基礎上,對嶺南畫派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地闡述,為讀者呈現了自20世紀上半葉嶺南畫派大量成員流寓澳門以來與澳門結下的特殊關係。
穆凡中 | 2016年
本書即聚焦於近代澳門戲劇的發展,以話劇為主綫,兼論京劇等劇種,對澳門戲劇的編劇、導演和活動家等相關歷史人物和對外文化交流做了詳細地敘述,並且介紹了以這種傳統戲劇藝術形式講述“澳門故事”的具體藝術成果,從多個層面反映了澳門戲劇的現狀,是讀者認識澳門戲劇的一本有價值的工具書。
蔣美賢、鄧駿捷 | 2020年
本書旨在介紹澳門媽閣的二十四首石刻詩及若干石刻題詞、匾聯、題記和碑刻所譜成的“媽閣讀本”。這個讀本既是公之於眾的,又是成之於眾的,可說是澳門古今的共同回憶和精神遺產。在書中,作者以景物為筋骨,以文史為魂魄;美諸風景,勝諸人文,為“媽閣”閱讀提供了一個具體清晰的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