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繪與裝飾──基於澳門寺廟教堂的雕刻工藝風格流變考
顧躍
何光逮
曾國明
湯梅笑;林慧嫺
塑繪和裝飾等製作工藝,均有傳承下來的獨特技法,建構出澳門多元融合的雕刻工藝文化價值。本文基於中西文化首次大規模“融合與碰撞”的歷史階段,微觀考察寺廟、教堂的雕刻工藝風格流變與美學精神,探討雕刻工藝作為澳門人的一種經濟生活方式和文化現象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動力和機制,進而挖掘其背後文化的深義。
何光逮 | 澳門基金會
1956年設計中國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橋欄裝飾圖案被國家徵用;1991年參加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公開徵集的活動,區徽圖案獲三等獎(區徽圖案一等獎空缺);水粉《大炮台眺望》、《苗族少女》入選中國第七屆、第八屆全國美展;曾參加由葡萄牙里斯本、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澳門畫家作品展,以及參加澳門市政廳、賈梅士博物院、澳門美術協會舉辦的展覽,作品亦在法國及歐洲多國展出,個人傳略及...
曾國明 | 澳門基金會
從事室內設計及裝飾藝術。 在藝術追求上,著力表現傳統與現代結合,尋求豐富厚重、浪漫典雅、虛靜空靈的審美情趣。以大自然為師,鍾情於寫生,登黃山、遊灕江、入太行、攀張家界、去鳳凰古城、走吳哥窟等名山大川,感受自然靈氣,抒寫心靈畫意。...
湯梅笑; 水月 | 澳門基金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明快輕靈,情感傾向沖淡,語言樸素,不重裝飾,顯得親和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