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釗
關權昌
劉富業
高勵節
梁熙
姚豐
陳繼春
鄔錫華
朱鏘;曹晉鋒;田敏
霍志釗 | 澳門基金會
霍志釗,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文學碩士、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法學博士,修讀碩士期間得到導師梁世雄教授悉心指導及得到兩位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黎雄才教授指導。畢業論文《物我合一、借物繪情──論宋代繪畫藝術的審美特性》被編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材《中國畫教學研究論文集》,近年除遍遊名山大川寫生外,更積極參予及推動澳門文化藝術活動。 1994年《榕林白鷺》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1999年《激流》入選第九屆全...
關權昌 | 澳門基金會
先師事嶺南畫派譚允猷老師,後得嶺南派大師關山月教授的指導。作品以傳統筆墨技法為主、在形態、色彩、構圖、筆調上的表現清新可喜、雅俗共賞。歷年來其作品常在港澳、內地、韓國、日本、美國等地展出,受到好評。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澳門美術家協會創會會員、澳門美術協會顧問、澳門華夏文化藝術學會會長、澳門老年書畫家協會會長、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監事長、澳門行隱畫藝學會副會長、澳門頤園書畫會副會長、澳門中華文化...
劉富業 | 澳門基金會
術館舉辦過個展及聯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嶺南畫派紀念館、澳門藝術博物館、駐澳部隊軍史博物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場(澳門特區政府重點接待場所)等多家單位收藏。出版有《劉富業畫集》、《心花百圖》、《大地情懷》、《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 劉富業》、《百花畫澳門》及30餘萬字的《心連天地── 劉富業文集畫選》。...
高勵節 | 澳門基金會
高勵節,字彥,廣東番禺人,1936年生於廣州,系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的哲嗣。早歲隨父、母移居澳門,就讀培正小學及粵華中學。其少年時已對中國書畫極感興趣,問藝於母親翁芝及父親。及長由澳門前往台灣,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旋返香港從事教育工作並任校長。由此時起,重溫昔年志趣,隨楊善深習畫,同時研習中國書法,及後鍾情於黃賓虹,而且注重從大自然汲取營養,閒來遍遊世界各地名勝,所到...
梁熙 | 澳門基金會
梁熙早年追隨嶺南畫派陳凝丹習畫十數載,尤愛山水畫,多次到桂林、黃山、廬山、峨眉山和長江三峽等地寫生,多年來創作了不少美術作品。本書收錄了作者逾110幅畫作,這些作品在中國傳統山水畫技藝的基礎之上,通過參考西洋畫的造型技巧,將中西畫藝融匯貫通,對南方秀麗的景色先下淡墨、留下空白處以作雲海,再以濃墨或渴筆寫樹、或以淡墨染雲,作品以境取勝,洋溢著靈性及活力。
姚豐 | 澳門基金會
姚豐先後師從澳門名畫家梁惠民、陸昌、譚智生、關萬里等人,以及中國嶺南畫派畫家何磊和著名水彩畫大師王肇民,多年來創作甚豐。為此,本書輯錄了作者的80多幅水彩及20多幅速寫作品,這些作品既有寫實地描繪諸如“老澳門”的名勝古跡和橫街窄巷,也有對中國和外國的山川風物有寫意的描繪。這些作品試圖以獨特的審美視角,把美好的城市記憶留住,表達了作者濃厚的鄉土情懷。
陳繼春 | 澳門基金會;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本書從中日畫學的傳承溯源,在多位該派畫家及其家屬提供的作品手迹以及當時對春睡畫院、再造社、頤園書畫會等畫展的傳媒報導等第一手材料基礎上,對嶺南畫派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地闡述,為讀者呈現了自20世紀上半葉嶺南畫派大量成員流寓澳門以來與澳門結下的特殊關係。
鄔錫華 | 澳門基金會
全國美術作品港澳台邀請展;2009年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舉辦“兩代畫情”趙崇正、談錫永、鄔錫華師生畫展;2020年澳門美術協會主辦鄔錫華、楊鏡生二人國畫展等。"...
陳繼春 | 澳門基金會
著有《錢納利與澳門》、《濠江畫人掇錄》、《濠江畫人再錄》;畫冊《葡萄牙記程-科英布拉及其它地方》、《陳繼春澳門速寫集》;與陳傳席等著有《嶺南畫派》。論文及繪畫作品散見於澳門、廣州報刊及外地出版物。...
本書從澳門西畫東漸的起源說起,以歷史分期和人物形式,輔以文字和畫作對從清初吳曆、嶺南畫派奠基者高劍父、籠罩當代的大家張大千、秀絕南天的鄧芬、綠樹成蔭的司徒奇、嶺南新一代的黎明和余君慧、澳門本地的李志岳和蔡樹榮、葡裔華人杜連玉以至曾在澳門展出過作品的艾軒、王沂東、周宇安、劉加振等曾經在澳門生活和創作過的畫家一一細述,或濃墨重彩以渲染氣魄,或輕吹小調以顯其神韻,內容豐富,較為完整地呈現了澳門美術史發展...
朱鏘; 曹晉鋒; 田敏 | 澳門基金會
抗戰時期,朱鏗避難至澳門之後,師從“嶺南畫派”高劍父之弟子關山月,學習新國畫技法。加之在此期間,朱鏗結識了中國著名收藏家、孫中山先生曾經的秘書連聲海,這進一步拓展了其藝術視野。朱鏗喜愛畫魚蟲花鳥,尤愛彩蝶。其畫筆下的“蝶”,舞態翩然、栩栩如生,色彩斑斕,不落俗套,其精湛堅實的畫藝體現了畫家磊落的做人宗旨和好學不倦的美德。通過對其作品的系統呈現,既可以傳承前人的心血,也利於構建澳門的文化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