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cção de Macau
駱偉建
楊開荊; 趙新力
王西安
陳衛忠
嚴忠明
查燦長
韋慶遠
范劍虹
何超明
婁勝華
湯開建
彭海鈴
駱偉建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收錄作者關於“一國兩制”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研究的33篇重要論文。這些論文對基本法的研究不局限於宣傳和解釋基本法的條文上,而是面向現實問題,充分將理論研究和法律實踐相結合,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內容涉及“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施的基本因素、澳門基本法對澳門法律觀念的影響、澳門基本法與澳門法律本地化、澳門基本法與言論自由的界限、澳門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重要保障、基本法的解釋問題等。書中內容翔實、立論精闢,對基本法作全面及深入的研究。
楊開荊; 趙新力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探索了澳門圖書館的歷史淵源及世界圖書館的發展趨勢,並在大量考察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澳門圖書館事業所處的形勢及其與社會各領域的互動關係。除此之外,本書還從現實角度對澳門圖書館的網絡系統、文獻信息總庫、澳門記憶工程等具體方案作出了可行性的規劃,尤其對建立澳門圖書館事業的管理協調機制、制定澳門圖書館法、加強澳門圖書館員專業倫理規範等進行了具體探討。本書對於研究澳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軌迹、探索澳門圖書館的發展模式、促進澳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王西安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根據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理論,對香港和澳門特區可以繼續適用在回歸之前已經適用的、中國尚未參加的國際協定這種特殊安排所形成的條約法律關係及其法律後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闡述,以大量的數據和縝密的推理說明了這種史無前例的特殊安排符合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此外,本書還分別對香港和澳門特區的締約地位、條約在特區的適用與“一國兩制”的關係以及條約在中國的適用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於這些重大問題的論述,既具有從國際法角度研究“一國兩制”的理論價值,也具有對於國際條約在港澳特區適用問題的現實啓示意義。
陳衛忠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以澳門新公司法為主要內容,主要從公司的種類、公司設立制度、公司的組織結構和一人公司等方面,對澳門公司法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公司法進行了詳細的比較研究。作為一部既充分參考現有研究成果、又富有創見的公司法教科書,本書不僅對深入理解和認識澳門公司法長期的歷史發展和演進具有法制史上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於澳門特區培育法學研究人才、強化司法和執法隊伍建設、推進法律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嚴忠明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從澳門城市的起源、葡萄牙人東方建城模式、城市發展與城市意象、城市的權力結構形式、城市社區的發展和管理,以及澳門不同族群及其市井生活、澳門精神與城市定位等方面,系統闡述了澳門城市“雙核三社區”模式對城市發展進程的影響,從現代城市學的意義上理解歷史上的澳門,力圖多角度探究澳門城市存在的深層次原因,解讀其矛盾多面的屬性中內在的統一性,基本勾勒出了澳門城市發展歷史過程的宏大畫面。
查燦長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以鴉片戰爭至1945年這一特定時段的澳門早期現代化為研究對象,運用中外現代化的概念和理論,在新發掘的第一手資料基礎上,對澳門開埠的歷史背景及其開埠後的經濟活動、政治結構、管理模式、市民構成、文化特徵和傳播方式等方面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歷史過程、生存路徑的選擇及其經濟結構的轉型、政治角色的錯位及其政治制度的演進、多元文化的交融及其社會文化的整合傳播進行了詳盡的考察、梳理和論證,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澳門早期現代化的歷史全景。
韋慶遠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輯錄了韋慶遠教授撰寫的有關澳門歷史的12篇重要文章,這些文章涵蓋了“清王朝管轄澳門政策的制訂及其調整過程”、“對居澳葡萄牙人真實處境以及他們對清朝‘效忠’表態的剖析”、“澳門成為中外交通中心和東西文化交匯點的條件和原因”、“澳門開海貿易與內地經濟的互惠和矛盾”、“東西文化交流的互補和碰撞”、“鴉片戰爭之後澳葡當局對中國反恭為倨的表現”、“西方殖民主義對澳門問題的干預”、“澳門淪為鴉片走私和‘苦力貿易’據點的背景和危害”、“《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的簽訂”等明清時期的中葡關係史、澳門史研究的主要議題。
范劍虹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澳門的法律屬大陸法系,而大陸法系的特徵只有在與英美法系的比較研究中才能充分顯示出來。為此,本書試圖主要以經濟法為切入點,通過將澳門法律與歐盟內一些國家的法律進行對比研究,分別從民法、商法、公司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投資法、憲法、法學院教學等多個方面,系統闡述大陸法系的學理、立法、司法以及法學教育,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澳門在接受大陸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這對於澳門法律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具有現實的參考價值。
何超明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在闡述世界範圍內經濟法產生發展與功能模式的一般規律和發揮作用方式的基礎上,概述了澳門經濟法制產生、演變和發展的歷史基礎和過程,深入剖析了澳門經濟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其根源,並進一步重點分析了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職能的定位和經濟法的模式選擇,認為澳門應該根據自身的客觀環境確立“強政府”的觀念,選擇經濟法的引導模式並大力推動制度創新,從而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婁勝華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以澳門社團為研究對象,以團體分析為研究路徑,從社會系統的中間層次入手,廣泛使用社團與公共部門檔案、舊書報、田野調查等多領域、多角度、多形態的第一手資料,對澳門民間社團自身發展及其與政府互動關係為中心展開分析,揭示了澳門社會獨特的運行模式與行動邏輯。研究中主要運用法團主義的理論框架來解析澳門內部存在的潛性治理結構。
湯開建 | 廣東人民出版社
這份署名委黎多的《報效始末疏》全文1300多字,應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一份澳門葡萄牙人對明廷所上的中文奏章,也是第一份向明廷彙報澳門開埠及澳門葡人與明廷早期關係最為詳細的中文文獻。主要敘述了葡萄牙人從正德年間入華、嘉靖年間居澳、直至崇禎年間向明朝進獻西銃西兵等史事,時間跨度120年。其中所反映的內容,既可以糾正許多以往關於明代中葡關係及澳門早期歷史研究的訛誤,還能使我們進一步認清撲朔迷離的明代中葡關係和早期澳門歷史的真相。
彭海鈴 | 廣東人民出版社
汪兆鏞的學術交往活動與近代嶺南和澳門學術文化發展有密切關係,本書試圖通過收集與其相關人物的年譜、族譜、文集、詩集、傳記、專著、往來書信等資料,以其家世、師承、經歷、交友、著作、研究等各方面為切入點,對其在嶺南以至澳門近代歷史中的地位、在學術及文學上所作的貢獻展開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另外,汪氏與其他人交往活動頻繁,相互之間所衍生出來的輻射作用對傳承學術研究貢獻尤大,因此本書也闡述了清末民初區域間的文化聯繫,以及傳統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