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cção Literatura de Macau
陸奧雷
袁紹珊
梯亞
楊穎虹
凌谷
李烈聲
雨花
蔣忠和
黃文輝
李觀鼎
譚健鍬
楊開荊
陸奧雷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陸奧雷是澳門最知名的八十後小說作者,曾獲澳門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季軍及多個散文、詩歌獎項,是當今最活躍、最多產的青年創作人。《幸福來電》輯錄了其小說創作十五年來的精選作品,包括文學獎冠軍作品《逐夢者的天空》、被改編為微電影的作品《幸福來電》、《片段.遇見》以及未曾出版的若干新作,全書分成“非常勵志”“感情的事”“故事容器”“書寫我城”四個部份,系統呈現陸奧雷的寫作風格及創作主題,以愛情為隱喻,記錄了澳門回歸十五年來澳門人歷經的各種社會大小事,更反映澳門人在此期間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上的改變。
袁紹珊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此書主要收錄了作者於2008至2016年間在香港媒體發表的關於澳門生活的專欄文章。小城澳門的120個幽微角落或情感瞬間,或美好邪惡、或優雅粗糙、或混雜細碎,作者閒逛於星羅棋布的大街小巷,穿梭於雨後的葡式碎石路和歐式拱廊,對成長之地入木三分的凝視、關注與透切書寫,全面呈現出城巿肌理、飲食文化、生活日常、花鳥蟲魚、表演節慶、流行痴迷等不為人知的面向。此書試圖為高速變化的小城立此存照,調動讀者的觸感、味覺、嗅覺、聽覺、視覺,從中窺看城巿秘而不宣的美,以及轉瞬即逝又過目難忘的動人靈光。
梯亞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作者自稱讀書不多,卻熱衷引經據典,書中慘遭拖下水的學人、名人,不下百數。愛胡說,喜抬槓,習慣把歪理當真理侍奉。對世情、世態自有一番似是而非的說法。書內文章,對當下的經濟、社會、教育等狀況,語多無禮。作者對所謂知識產權尤為嗤之以鼻,很可能是海峽兩岸四地第一個公然、公開反對知識產權的人。全書嬉笑怒駡,歡迎讀者惡意回敬,謝絕善意批評。
楊穎虹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沒有什麼比一顆種子更能感受一片土地。一顆來自異鄉的種子,用她特有的舞步,書寫M城鮮為人知的節奏──沒有驚濤駭浪、沒有金碧輝煌、沒有松枯石爛……微風樣的筆觸,帶出了個人情感、城市發展、身份認同、天命運算等思辨。全書由春之舞曲、城市變奏、命運交響樂、搖籃曲四章節組成,分別是作者在M城不同的成長階段寫下的故事。搖籃曲是一系列充滿童趣的故事,據說是作者為人母後的作品,它展現著一個中年女性最溫柔的追求──脫下金光閃閃的外衣,我們還有童心。其實M城不缺涼風,只要樹願意停留!
凌谷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凌谷認為一切詩都應關於愛與虛無。其雜文,從國際時事、氣候變遷、動物保護、飲食哲學、宗教思辨,到生活感悟、藝文評論、各地遊記,出奇沉靜的筆調下飽含熱情,且愛在娓娓道來之餘,在山重水複之際,常能開啟一些讓人豁然開朗甚或顛覆世界觀的門戶,字裡行間,多有驚艷,頗堪回味。對他而言,無論是對生命、自然的崇愛,還是對文化、藝術、公平、自由的熱愛,愛,並不是情緒,也不是衝動,而是一種連結的能力。虛無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在更自由廣闊的空間中更強大的連結力量。寫作,就是從愛到虛無的一種探索,希望讀者能品味其中現實的苦澀和超越的驚喜。
李烈聲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我十八歲開始寫小說,內容以抗戰事跡為題材,其時戰爭結束未久,小說頗受歡迎。稍後,我負氣遠走天涯,飄泊各地大半生,眼見的,耳聞的,朋友的和我自己經歷的故事,越積越多,都成這本小說的素材。 我是低端人,一生多接觸低端人口,故筆下多寫小人物,我覺得小人物亦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她)們在我筆下,雖非聖人,但屬我心中所喜愛的好人,比豪門高官和虛偽君子可愛多了。 有人批評我愛用粵語,我筆下多是粵人,不用粵語,何能刻劃入微?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韓子雲的《海上花》,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都參有許多方言,但無損其文學價值。這種看法,我亦云然。
雨花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作者從事過多個行業,特別是十載新聞工作,見盡世間最美和最醜的人和事。容易一些明心見性,感悟人生。在書店、出版行檔,無疑入了寶山,除了取得營生管理技巧寶鑑外,更欣喜的是挖掘到禪宗寶藏,既可進一步洞識大千世界,又可在疾苦凡塵得到一點回甘。 儒釋道是中華文化之根,其中釋家禪宗大寶--《心經》可讓眾生離苦解困,自救自醒。但聊聊兩百多字,卻是艱澀無比,不知多少高僧大德、學者先賢,窮一生精力,也無法講解清楚。唯《紅樓夢》面世,歷盡百劫,自色悟空的作者曹雪芹才能把智慧金鎖打開,助我們踏進《心經》殿堂。《禪出金瓶‧悟覺大觀》中收錄了作者近二十年來對《金瓶梅》、《紅樓夢》兩巨著的感悟心得,以現今的語言、時下的經歷,訴說能突破時空的古代智慧。書中還結集了反映工作、生活,以至沉醉於藝術空間的散文。
蔣忠和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這本散文集定名《燕堂夜話》,是因為作者老家祖屋重建之後,掛有一塊題為“春燕堂”的牌匾,以紀念作者的祖父,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意思。至於夜話,則是作者以前長期在報館工作,養成了夜晚寫作、看書的習慣。收在這本小冊子裡的文章,除了大部分講澳門之外,也有不少牽涉作者老家的情事。年紀大的人,懷鄉念舊的情況大概難免。還有一部分文章談人生際遇,抒發生活的感慨,以及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小品、隨筆雖然可以自由發揮,但總還是要言之有物,不作無病呻吟為好。
黃文輝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本書為澳門作家黃文輝的散文集,全書共七輯,涵蓋作者對文化、社會、政治、歷史、教育、文學、攝影、愛情的思考,以及個人的抒情絮語。作者借魯迅先生“就如悲喜時節的歌哭一般,那時無非借此來釋憤抒情”之語來概括自己的文章。
李觀鼎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本詩集分上、下兩編。上編皆為短制,以三言兩語寫人生感受,或即景抒情,或因物言志,試圖在精短的篇章裡寄托生活的繁富。下編收入一些較長的詩,其中《這一天,蓮花在午夜熠熠開放》是迎接澳門回歸祖國的長詩,可以看到火熱生活留在詩人創作中的痕跡。
譚健鍬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本書主要輯錄作者2012年到2016年2月創作的散文九十篇。其中,“筆墨生涯”記錄作者生活、回憶的苦甜以及行醫、寫作之路的坎坷;“鑒古賞今”收錄作者影評和展覽觀感,在古老時空裡迴盪現代人的叩問;“懸壺譚史”是作者結合醫學知識對古人疾患的推想,海闊天空的閒扯中蘊含著醫療發展的艱辛;“幽思閒話”則凝結了作者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以及對好書的分享與推薦。
楊開荊 | 澳門基金會;作家出版社;中華文學基金會
作者於圖書館工作廿餘載,常共書為伍、跟讀者作伴。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探索前行,時有啟迪;與館中人觸碰交流,擦出火花。不愁寂寞,卻偶爾孤獨。孤獨時思考自身行業和人生,感悟時隨意執筆抒發,或天馬行空、或寫實人生。有圖書館的那些事、人情世故、生活風景、炎涼世態、旅途足跡、兒女情長、澳門印象,還有雲水瑤的土樓、土情、土酒……現選取部分文稿結集出版,分享圖書館人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