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現象
既要探討“麻甩”現象,就只好不避鄙俗,請原諒本文有個別言詞欠文雅。
男人之中,有一種被稱爲“麻甩佬”的品種。如果不是稔熟朋友之間的戲稱或昵稱的話,此被冠以“麻甩”之人,一定是個不那麽受歡迎、受尊重的人物了。照我觀察所得,一旦進入“麻甩”狀態,是行將升格爲“衰公”的前奏。
什麽叫“麻甩”?諳粵語的人都可能覺得難以詮釋,大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首先“麻甩”不是斯文人講的說話,故此我覺得寫比說容易一些。
用一個“賤”字庶幾概括麻甩之意了,它專用在男性身上。如何賤法才歸入麻甩類屬?主要是用下流言詞挑逗異性,討異性的便宜,進行性騷擾;其次是沒有規矩、沒有風度、行止猥瑣的小男人;或者專往利益處鑽營,只顧自己、不理他人,卻又往往幹蠢事的自利型男人;還有那些言多必失、得罪人而不自知的男人……等。
要細究的是,爲什麽有“麻甩佬”之謂,卻無“麻甩仔”之稱的呢?難道非佬不成麻甩,那麽年齡豈非成爲進入麻甩境界的陷阱?
是的,年歲的確有很大關係。人要麻甩,總有些資歷、有些膽子才成,說老非老,卻可以恃老賣老,常獲三分薄面,故此不知討人厭。年輕人若然麻甩,可姑念其年輕,孺子還可以進行再教育,遂可獲得一點優待,不以麻甩視之。
中年男人易落入麻甩狀態,想必與其性生理和性心理有關。以一嘴下流話佔便宜,雖占不到實際的好處,但看到女兒家臉泛紅潮,便有一種非禮了人家的快感,以及你不愛聽還得要聽的征服感。也有在憑吃豆腐的當兒,顯示自己心理的青春,終能告慰自己。有道是“人老話多”,中年便開始多嘴,廢話、賤話填滿一嘴,也易麻甩起來。
罵人“麻甩佬”,這市井之語是粗俗的,卻還有點力量,表達了對這類人的鄙視與不滿。際此情況下,若說“你這人真壞”,他還以爲你跟他打情罵俏呢。不過,應當知道,使用這粗話也要付出一點代價,形象也跟著變得粗俗;罵人太多,會連自己也麻甩起來的,即使不是全麻,也是半麻不甩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