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毓秀的女子


   在非華語區的海外堅持華文創作,可謂甘苦自知。以散文名揚文壇的喻麗清對現實有一番見解,並非豪言壯語,反見蒼涼。她在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五屆年會中表示:協會在橫向拓展上,成就真不小。但在直向的發展上,我卻一直悲觀,因爲我們的下一代還有人用華文在海外寫作嗎?如果沒有,那麽這個會的成員基本上就只有第一代移民來加入。喻麗清認爲現今是文學沒落的時代,臺灣新移民不寫作,大陸和香港的新移民中有作家,協會應該重視吸納新會員。她將海外華文文學工作者比喻爲“一群擱淺在沙灘上的魚”,“以沫相濡已是最後能做的事,如還要閉關自守不能團結以形成力量的話,我覺得我的悲觀就不是沒有理由的。”這番話出自清水心腸,可謂體察關情。
   我是以客人身份,抱著結交朋友的願望來到美國參加這次聚會的。之前,除了與喻麗清通過信、曾爲馬來西亞的曾沛寫過一篇書話,說得上有點聯繫外,餘者皆十分陌生。然短短四天,大致可感受到女作家們的氣質個性,或思維敏銳機鋒暗藏;或溫柔敦厚含蓄內秀;或揮袂生風意氣豪邁;或諧趣幽默語妙天下……舉一反三玲瓏透剔則是共性。
   聯誼晚會上,先來一個自我介紹。加州的羅珞珈首先控制了咪高峰:“我叫羅珞珈,是女作家,我好偉大。”開了一個沒正經的頭,正經八百反不夠味道,大家便圍繞“偉大”來展示靈氣。偉大的事情本來就不多,一路下去便出現“偉大危機”。於是有於梨華的“我什麽都偉大”,簡宛的“我有一個偉大的妹妹(簡靜惠),我比偉大更偉大。”可惜時間有限,未及一半便停止偉大之論,玩猜成語遊戲。
   數十女作家分爲兩組,各暗出成語,由對方派出一代表看過後,設法以身體語言來演繹,務求讓自己的組員猜出謎底。彼此都以難倒對方爲目的,出的都是些什麽成語呀?——縱橫捭闔、出乎意料、差強人意、朝三暮四、無以爲繼、青出於藍、圖窮匕見……代表們指畫身描,出盡八寶,組員們將想像力、聯繫力盡情發揮。陳若曦演繹“縱橫捭闔”時,一隻手從頭頂向胸前劈落,複從左向右一抹,不出二十秒,“縱橫”輪廓已顯,何用涵泳玩索,“捭闔”二字即現!兩組互鬥,竟然十多個成語一個不落,全被猜中。正是謀臣如雨,彼此彼此,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