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有主


   賞梅,從來都是浪漫得有點傷感的事,不過,我還是最喜歡踏雪尋梅,不爲別的,紅和白兩種顔色的搭配竟有著無言的詩意美,是屬於中國的。
   瘦梅、梅骨、梅魂 ,是文學給我們的印象。梅總是令人銷魂 。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賞梅合該月夜。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這是梅不解的寂寞。
   梅花山萬株梅樹,是南京開春時節的一大景觀。
   未見梅花前,一陣暗香撲鼻,惹人好感,這是梅花山第一印象。然而,見了梅花,仍覺詫異,你無法想像萬株梅樹齊開的熱鬧。我只能用“爛漫”來形容眼前梅花的盈盈,只是梅花爭著“爛漫”,還有“待到山花”的那份不爭春嗎?紅梅、綠梅、白梅,滿樹滿山地開,放眼望去竟是枝頭春鬧的感覺。太熱鬧的梅花,與媚俗只是一線之差。
   花多人也多。看花儘管看花,卻不能看人,花已是滿滿的熱鬧,經不住花枝招展的人再來添彩。看花,紅梅、綠梅、白梅之外,只覺得還有更多的顔色在眼前晃動,眼花繚亂。然而,梅還是梅,因爲熱鬧,她壓過了一切不成風景的風景,獨領風騷。人們忽略了此處梅花山即終南山麓,是東吳孫權的葬地。
   花開不過百日,梅花山的梅已近尾聲,這份熱鬧也許是不惜一切的最後一拼吧?有意提早終場的,樹下已落了片片花瓣。不到十歲的小女孩,蹲在梅樹下,低著頭,拿著樹叉在地上塗鴉,紛紛落落的花瓣滿布左右。笑指友人快看像不像“葬花”或“畫薔”?同一份不問世事的專注,令人羡慕。
   也許,只有在這裏,梅花才熱鬧?原來梅花是南京的市花,難以理解的熱鬧有了答案,畢竟是梅花有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