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燾詞集》出版


   一代詞宗夏承燾教授近年來在夫人吳無聞女士及有關的助手、研究生協助下,正在勤奮地整理新作,修訂舊著,一一付諸梓行。六十多年的學術研究和傳道解惑,夏老桃李滿門,碩果累累,等身的著作正是古典文學愛好者的津梁。
   兩年來夏老出版了《瞿髯論詞絕句》、《月輪山詞論叢》、《唐宋詞欣賞》等新作,修訂重印了絕版多時的《唐宋詞人年譜》,最近還印行了《夏承燾詞集》。這都是夏老數十種詞學和創作中的一些結晶。
   前年初讀油印本《瞿髯詞》的時候,筆者不揣淺陋,曾爲文介紹,並希望能及早出版。如今捧讀比油印本增訂超過一倍,三百首雄詞麗句的《夏承燾詞集》,心情的歡忭與興奮,自不待言了。
   《夏承燾詞集》計六卷,都三百首。由一九二零年作者青年時代的作品起,直至一九八零年的近年新作,創作時間超過一個甲子,可以窺見作者治詞的軌迹,也是時代社會生活的一個詩的反映。讀過夏老詞論的人都知道,他對氣魄雄偉,感情豪放的蘇軾、辛棄疾以至陳亮都頗爲推許,而對講究音節諧美、精心造句的姜夔、王沂孫等的藝術成就,也毫不忽視。在他的詞的創作中,也是在我國群星燦爛的詞壇中含宏納細,博覽約取,“早年妄意合稼軒、白石、遺山、碧山(筆者按:即辛棄疾、薑夔、元好問、王沂孫)爲一家”,雖自謙爲“終僅差近蔣竹山(筆者按,南宋詞人蔣捷,著《竹山詞》,人稱竹山先生)而已”,而實則如彭靖在《夏承燾詞集》書後指出的,作品已熔鑄成“掃空凡響,逼近蘇(軾)辛(棄疾)”,“又婉麗雋永,不讓周(邦彥)秦(觀)”的風格了。
   夏承燾老的詞,詠史抒情,筆力千鈞。他是當代詞宗,在駕馭詞的文學形式方面,藝術上得心應手,揮灑自如。雄壯不流于粗野,秀雅不流於纖弱,洗煉縝密,形象鮮明,音律美妙,情景交融,充分發揮了才雄學富的工力。
   讀夏老的詞,不但有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受到志行高潔、愛國情深的教育。從超過半個世紀的詞作中,可以看到夏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跟隨時代前進。解放初期,他謳歌光明,謳歌進步,直至近年,雖受過“四人幫”的磨折,但豪情不減,且看寫於八十高齡的《菩薩蠻·已未春,與北京諸詞友遊西山大覺寺》,寫得何等瀟灑,何嘗有一點暮年老態:
   吟人盡道江南好,江南人卻天涯老。客路看青峰,千峰曉靄中。綠楊芳草地,伴著尋春計。同唱醉花陰,花深杯更深。
   湖南人民出版社是內地近年比較活躍的出版社之一,出版了許多優秀著作,它出版的《夏承燾詞集》,封面由夏老的詞友吳鷺山先生題簽,壓上突出的梅花,裝幀和版式都樸雅大方。美中不足的是校對不精,常有誤植的字。據夏老賜贈而初步劃出的已有十多處。古人改詩而有一字師,可見一字之易,無論於詩詞的思想與藝術,都有顯著的不同。對於詩詞的出版,校對尤應謹嚴。
   其次是裝訂方面,穿線平裝,本來便於翻閱,可惜質量不高,讀了一次,已經線斷頁掉。昔日孔子讀《易》,下的勤工夫把穿竹簡的熟牛皮條也讀到斷了,給我們留下“韋編三絕”的佳話,如今因裝訂不佳,雖懶人也有“佳話”了。
  
   (原載一九八一年六月六、七、八、十一日《澳門日報》,收入湖南省出版事業管理局出版的《湘版圖書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