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寒山寺撞鐘


   朋友遊蘇杭回來,送我一方石硯。
   硯是長方型的,上刻有張繼的《楓橋夜泊》。
   把玩著這方石硯,低吟著這首傳誦千古的唐人絕句,漸漸像時光倒流,自己正處身蘇州。正跨進寒山寺的大門去。
   那年炎夏,我和遊伴們一起抵達心焉向往的寒山寺,寺中的一景一物,都引發思古之幽情。
   上鐘樓撞鐘許願,是遊覽寒山寺的最高潮,我們一行近三十人魚貫進入鐘樓,沿樓梯而上,當那口大鍾出現眼前時,心間的興奮就有如泉湧。雖然,也知道張繼聽到的鐘聲絕對不是來自咫尺相對的這口大鍾,敲破詩人客夢的那口古鍾早已在唐朝後兵火中毀掉了,然而,眼前的畢竟是寒山寺的鍾啊,儘管它是重鑄的,惟歷史也不短了,也稱得上是口古鍾了。
   參觀鐘樓的人,每人都獲得撞鐘三響許願。導遊強調這撞鐘三響是不易求得的,只有外賓和港澳同胞旅行團才獲此機會,請我們珍之惜之,並認真許願。
   遊寒山寺的人很多,但遊寒山寺而能登上鐘樓撞鐘許願的人就不是很多,這並非大多數人不喜歡這樣做,而是他們根本不被允許這樣做。他們都是生活在內地的同胞。那天,我們來到鐘樓前,有好些內地遊人正向鐘樓窺望,當寺中人爲我們打開樓門時,他們都禁不住雀躍起來,有秩序地尾隨著我們進鐘樓去了。可是,立即有人攔擋了他們,他們提出也可以付費參觀,但還是不被接納,最後被摒諸門外。
   我是有幸獲准進入鐘樓的寵兒行列中最後的一人,他們的失望和憤激我都看得清楚,但卻無能爲力去幫助他們;當我一步一步登上鐘樓時,步履是沈重的;我一再回頭望向樓門外,見他們灰藍色的身影遠去,不覺産生無窮歉意。
   遊伴們輪著去撞鐘,雄渾的鐘聲一響一響向樓外傳送,引來了一批又一批遊人圍在鐘樓前駐足聽鐘聲。我透過窗口望向他們,我多麽希望他們也能進來和我們一起撞鐘許願啊!
   鐘聲繼續響,鐘樓的興奮在沸騰;鐘聲繼續向樓外傳送,樓外的人卻漸漸散去。
   最後,輪到我上前撞鐘了,我雙手把穩了粗大的鍾錘,把氣力集中到雙臂上,然後,運勁推動鍾錘向古鍾有次序地連撞三響,每一響鐘聲震撼樓時,我就在心裏禱告:願中國繁榮昌盛!願中國人民快樂幸福!
   鐘聲三響,我都是重復著這個心願;我想,要是內地的同胞也來撞鐘許願的話,他們之中也有不少是如我一樣的許這個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