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出現果子狸蹤
每年冬季,果子狸被列作席上珍,野味店常用鐵籠盛著活的果子狸放在門前,以廣招徠。這種果子狸都是從內地運來,不過,路氹也有出產,只是稀少,曾在報刊上見過離島農林人員製作“澳門動物標本”中的果子狸照片(見圖)。

果子狸是獾屬,面部正中有一條闊的白紋,前腳爪特別長,善於挖地和爬樹,主要食物是山林的鼠類、蛇類及昆蟲,更喜歡采食果實,因此被稱爲“果子狸”,在路氹山野常見它的蹤迹。此外,還有同屬的七間狸,模樣與果子狸相似,在灰白毛色中背上有幾道黑色間紋,常見是七條,故俗稱“七間狸”,前腳爪和後腳一樣長短,晝伏夜出,可能繁殖較少,只是偶然發現。
十多年前,曾經有三數人在離島捕獵野味。他們捕捉果子狸的方法是在果子狸出沒的地方,設置陷阱或裝籠,誘使果子狸墮入圈套。據說,那時平均三數天便會捕得一隻,大者重五、六斤,小的也重兩三斤。另外,間中還會獵獲毛雞、野貓及穿山甲。
過往,野生動物未受適當保護,遭人任意獵殺;而近多年來,隨著都市建築發展,離島不斷開山築路建屋,以致野生動物更爲稀少。果子狸因捕食鼠類,能抑制林中鼠害,有利林木發展,而今已少見,實爲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