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龐尚鵬(生年不詳~約1582)
明朝官員。字少南,廣東南海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歷任江西樂平知縣,監察御史,右僉都御史,後出任浙江、福建等省巡撫。生性耿直,不畏權貴豪強,素以敢言著稱。《明史·龐尚鵬傳》稱他“慷慨任事,頗有經濟之才”,“所至搏擊豪強,吏民震懾”。因民苦徭役,他在浙、閩、粵三省推行一條鞭法,政聲卓著,各地民眾皆立生祠祀之。龐尚鵬出任廣東監察御史之初,十分關懷澳門。他認為,葡萄牙人入住澳門後僅數年,使荒島變成“雄然巨鎮”,成為一處繁華商埠。出於士大夫對國家的責任感,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在他離開廣東出任浙江巡撫時,將其在澳門所見及他對澳門問題的態度,寫成一份奏章上報朝廷。奏章題為《陳末議以保海隅萬世治安疏》,又稱《區劃濠鏡保安海隅疏》或《撫處濠鏡澳疏》。這份奏章節細記載了澳門開埠初期的眞實情況,內容豐富。它較早地記錄了“濠鏡澳”和最早記載“澳門”兩個地名;首次記載16世紀葡萄牙商人在浪白外洋及澳門近海的貿易情況,還記載了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澳門的迅速發展,以及葡萄牙人的驕悍和“不甚守法”的情況。這份奏章以後曾在多種典籍中載錄,如《廣東通誌》、《明經世文編》、《天下郡國利病書》、《澳門紀略》、《香山縣誌》等,是一份史料價值極高的澳門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