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糧食業
澳門市面銷售的糧食主要有兩大類:大米和麵粉,其他雜糧所佔數量不多。現時全澳米鋪總數不過10間,澳門米市,直到1954年以前仍是洋米的天下。1954年中國內地大米打進澳門市場,當時的南光公司是中國大米的總代理。中國內地大米在澳門大米市場的佔有率迅速擴大,很快便佔全澳大米銷量的30%~40%,到1958年,更增加到90%以上,其餘不到10%是泰國米、越南和金邊米。自此以後,中國內地米一直佔優勢。1977年開始,泰國及澳大利亞米憑着它們自身滑軟爽口的優點,銷量不斷上昇。80年代初期,中國內地大米仍然銷量最多,佔60%以上,泰國米次之,佔28%,其餘是澳洲及其他地區所產。80年代中期,隨着澳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米質要求日精,於是澳門的大米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1985年,大米進口的數量中,中國內地大米下降到佔54.9%的低點,泰國米已躍昇為43.8%。目前中國內地大米銷量約佔本澳市場大米總銷量的16%~20%。現時代理中國內地大米的是南粵(集團)有限公司。麵粉主要來自香港三家麵粉廠,佔澳門麵粉市場總銷量的七成以上。此外,還有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地的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