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

  根據1992年6月8日第29/92/M號法令,澳門衛生司被委任提供衛生和預防疾病所需的工作;提供基本保健(初級衛生護理)和醫院保健(特級衛生護理),此外還要與其他有關組織合作,推廣病人康復及社會復原的工作。1997年衛生司工作人員人數為2113人,全年支出為10.5億澳門元。全澳醫生和護士人數分別為859名和905名,居民與醫生之比例為491∶1,與護士之比例為466∶1。
  醫院保健包括屬於衛生司之仁伯爵醫院和屬於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之澳門鏡湖醫院。兩間醫院可供應之床位計有846張普通床位、18張深切治療床位、8張手術後床位、30張急診床位和145張透析及新生兒等床位,合共1047張,居民與床位之比為438∶1(高於葡國和中國)。兩所醫院在1996年之門診和急診人數分別為245594和200747人次,留院人數為27172人次。在1997年有1895名員工服務於醫院保健,其中醫生333名(17.6%),護士673名(35.5%)。
  基本保健包括346間提供基本保健的醫護場所:衛生司屬下的機構包括9間衛生中心、澳門衛生司公共衛生化驗室、捐血中心、藥物事務辦工室、結核病中心等。非官立機構包括同善堂診所、工人醫療所、各街坊會醫療所、澳門歸僑總會診療所等19個,以及305間私人開業診所。在全澳346間醫護場所中共有1075名員工,其中醫生佔502人(46.7%),護士佔254人(23.6%)。在診治服務方面為市民提供全科、內科治療、兒科、婦科、成人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等服務。1997年全年疫苗注射總數為151966劑,主要為乙型肝炎、抗脊髓灰質炎。在1997年共有8009名捐血者,向兩間醫院提供血液及其合成品共15534單位,滿足全澳之需。
  澳門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健康人口地區之一:1997年錄得5031名活嬰,出生率為12%,連續第九年下降。1997年錄得1293宗死亡個案,死亡率為3.1%,嬰兒死亡率為5.4%。死亡人數整體下降,但嬰兒死亡率上升。三大主要死因為循環系統疾病469宗(36.3%),腫瘤325宗(25.1%),呼吸系統疾病154宗(11.9%)。1997年記錄了797宗強制性申報疾病,比前一年上升7.1%,主要疾病為肺結核病482宗(60.5%),其他形式結核病93宗(11.7%)及丙型病毒性肝炎54宗(6.8%)。預期壽命男性為77.1歲,女性為81.3歲。為保障居民健康和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在2000年人人都有衛生保健的目標,澳門政府正在改革現存的官立醫療衛生服務體制、醫療給付方式、預防屬面的健康服務和敎育,以及在完善復健與善終服務方面作出努力。


  嬰兒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