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澳門與美國的經貿關係
澳門與美國在1975年開始簽訂紡織品貿易的雙邊協議,展開了雙方密切的經貿關係,每次協議期滿前得以延長或簽訂新的協議。這些協議給予澳門紡織品配額的規定數量,成為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類别。除此之外,美國還給予澳門一些非配額的關稅優惠項目。美國是澳門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澳門對美出口增長穩定,1995年出口值達66.9億澳門元,市場佔有率為42%,居首位。出口產品以針織和成衣為主,佔出口貨品的80%以上。澳門從美國入口貨品主要以機械、電訊等設備為主,對美貿易長期保持順差,1995年的順差接近54億澳門元,兩地貿易並不平衡,對美國的出口具有明顯的依賴性。利用配額的出口佔出口的主導地位,佔成衣及紡織品市場的80%以上,佔對美總出口的70%以上。從目前紡織品雙邊協議規定中,配合關貿烏拉圭回合中配額10年過渡期規定,美國給予澳門的每年配額增長不俗,主要的成衣及紡織品配額每年增長可達6.25%,配額優勢大於鄰近的香港和中國內地。兩地的經貿關係密切,但亦有一定磨擦。1990年,澳門廠商將紡織業的生產程序轉移入中國內地生產,違背產地來源證規定,被美國單方面削減輸美配額。1996年,美國以同樣理由,提出對澳門工廠的生產能力評估作投入產出的平衡分析,禁止澳門廠商將本地生產部份轉移至外地加工,對澳門生產的5類熱門成衣執行“額外保證”制度,有關法例同年6月5日生效,規定澳門廠商對提及產品出示製造商聲明書及繳納保證金,美國海關保留180天的調查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