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世界貿易組織(WTO)

  澳門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員。澳門在1974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屬下的多種纤維紡織品協定,且在1975年以葡國代表的身份成為會員的一份子。1991年在中葡聯合聯絡小組的努力下並由雙方的外交機關協助下正式成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正式會員。參加這個世界最大的國際貿易組織,可確保獲得和其他會員一樣給予的優惠待遇,可與世界貿易發展進程同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在1993年12月15日達成協議,而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協議部分對澳門的出口工業影響為最重要。該協議將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重新納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範圍內。新的紡織品和服裝協議將配額制度轉為關稅制度,減少歧視性貿易。配額制度用10年時間分3個階段逐步失效,根據協議的第6條內容,第一階段為期3年,按1990年毛條和紗、機織物、已製成紡織品和服裝等4組中的其中一組產品的16%納入關貿總協定。協議的第八條的A、B和C三款提出第二和第三個階段分别為4年和3年,而上述4組產品中的一組歸入關貿總協定的百分數分别是17%和18%,直至10年期滿,所有配額被取消,關貿的成員必須依照關貿總協定的規定進行貿易往來。澳門的出口業,特别是成衣及紡織發展依靠配額制度保護將逐步消失,配額初期減少,一般發達國家主要集中在一些非敏感的產品上,但由於時間表編定的限制,配額制度對澳門的出口工業影響將明顯化。據關貿總協定專家估計,因烏拉圭回合的談判成果,當所有產品納入關貿總協定內,世界貿易額將增加7450億美元,澳門身為成員的一份子,面臨另一個發展機會。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取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將繼續以減少貿易壁壘、維護公平貿易和推進世界貿易一體化作為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