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對外貿易
澳門地域狹小,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基本來自外地,因此對外貿易成為澳門經濟的生命線。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澳門的對外貿易總體上保持不斷增長的勢頭。70、80年代由於澳門擁有歐美入口特惠和紡織品配額,不少香港廠家將生產線轉移來澳門,對外貿易進入高增長期。90年代,由於出口增長放緩,內部需求增大,1991~1996年期間對外貿易連續出現差距。1997年重新出現盈餘,原因是出口需求轉旺。而大型建設工程相繼結束也導致內部需求增長放緩。澳門進口市場遍及世界各地,但集中在香港、中國內地和日本,三者合計佔入口市場的七成至九成。在進口商品中生產資料佔四分之三,消費資料佔四分之一,最大的進口商品是紡織品,佔全部進口商品的五分之二。出口市場亦遍佈世界各地。60年代前集中在葡萄牙、葡萄牙的東西非屬地和香港,以後逐步向歐美擴展,至80、90年代歐美已成為澳門最大的出口市場。1997年澳門進口總額為166億元;1997年對外貿易出口總額達到171億元,比1996年增加7.74%,紡織品出口總額佔85%,其中成衣一項就佔出口總額的77.6%,鞋類總出口佔1.89%,玩具出口僅佔0.54%。在出口市場中,美國佔45%,歐洲佔31%,中國內地和香港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