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媽閣炮台
又稱娘媽角炮台、聖地牙哥炮台。位於澳門半島南端,媽閣山下之灘頭,燒灰爐炮台的西南面,與廣東省珠海市銀坑相對,是澳門內港之海防要塞。大約建成於1629年(明崇禎二年),是澳門最古老炮台之一。1622年(明天啟二年),荷蘭人企圖佔領澳門,葡人即於此地架設第一門炮。唐馬士加路也(D.Francisco Mascarenhas)任澳督後,遂擴建為架炮26門的大炮台。炮壘內部中央,有一水塘可儲水3500噸;內部有一座1740年(清乾隆五年)建成的聖地牙哥敎堂,為軍人祈禱之處。該炮台司令一直由葡萄牙國王任命,澳督無權過問。媽閣炮台司令在乾隆年間(1736~1795)贈給廣州炮台的幾門大炮,其一在鴉片戰爭中被英軍掠為戰利品,迄今仍陳列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媽閣炮台荒置後幾易用途,20世紀80年代初改建為五星級聖地牙哥酒店,在亞太區旅遊會議文物建築利用的評比中獲得優異獎。
媽閣炮台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