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閣

  又稱媽閣廟、正覺禪林、海覺寺,俗稱天后廟。位於媽閣街。一説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為澳門三大古剎之最古者。早在澳門開埠之前,原名媽閣廟的媽祖閣已經存在,澳門的洋文名Macau,即為“媽閣”的音轉。另説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媽祖閣位於澳門半島西端,依山而建,背山面海,有正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殿之設,石獅鎮門、飛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古建築。弘仁殿建於半山的巉岩古石間,殿堂就石窟而鑿成,殿內四壁雕刻海魔神將,中央供奉天后。此殿為這4幢建築中最先建造者。曆代不少名士、畫家、詩人,在遊覽媽祖閣後留下題詞或詩句,被刻於山間的石壁上,這些石刻由於曆史悠久,為研究澳門歷史及文學的重要資料。該廟歷來流傳着不少神話,其中門旁的洋船石,位於廟門之旁,石上刻有“大眼雞”的古代海船圖形,並着五彩顏色。門前的石獅子,殿內的小帆船,無一不被渲染。由於深得居民信奉,該廟香火甚盛,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天后誕,廟前廣場都有神功戲演出,十分熱鬧。每年新春,不少善男信女亦會到媽姐閣拜神祈福。


  媽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