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道敎
道敎為中國漢民族固有宗敎,源自古代的巫術。3世紀時傳入廣東番禺。香山東南地區在3世紀時仍屬番禺,澳門原屬香山。道敎既是一個源自民間的宗敎,就在此時傳至澳門。其中,陳仁嬌仙女的傳説大概形成於漢魏時期,而傳説所記的仙女澳,即大橫琴島,與澳門極為接近,基本上可視此傳説為澳門及其附近島嶼有關道敎發展的最早期資料。道敎信仰最遲在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傳至澳門及附近地區,當時香山地區已有信奉三清、魯靈光、玄武、天后、東岳大帝、城隍、康王神等道敎神仙的活動,並已有規模宏偉的道觀及修眞的女冠,且為各階層所重視。至元明兩朝,香山縣的道敎活動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供奉的神衹包括康公、洪聖爺、天后、文昌帝君、關帝、北帝、城隍等,同時也祭祀社稷之神,山川風雲雷雨之神等。道些活動的傳播,必然也影響及澳門地區。至於澳門境內最早興道敎信仰有關的史實,可追溯至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澳門古老傳説,謂於成化年間由閩潮商賈興建媽祖閣廟。天后信仰在澳門的發展,歷久不衰,極其興盛。在澳門民間,還有朱大仙、三婆、洪聖爺等海神信仰。而正統的道敎史跡有呂祖仙院、張天師殿等,又有道敎太乙門純陽派信善系的活動,有雲泉仙館之設。此外,澳門又有一貫道的活動,這派活動極隱秘,可能與醫靈廟有關,因廟內有濟公殿,而此派奉濟公為重要神明。至於澳門儒釋道敎聯會,則可能與先天道有關,因該派亦主張三敎合一。除了上述重要的道敎神衹外,對於石敢當、土地、財帛星君、魯班先師、華光大帝、華佗先師、社神、福神、太歲和侯王 等相對次要的道敎神靈,澳門居民亦有信奉和崇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