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敎堂

  位於澳門半島中心地帶的大炮台山西北山麓。最初叫聖母山要塞。葡萄牙人初到澳門時,就在這山崗周圍定居,這間被亞歷山大·羅德斯神父稱為“僅次於羅馬聖彼得主敎堂的最大敎堂”,大約建於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最初和聖多明我敎堂一樣屬於第一批耶穌會定居者的小敎堂,後來幾次遭遇大火使其全部或局部遭到破壞。屢毀屢建,直至1582年上述兩堂遷至現在大三巴遺址處。1601年再遇大火焚燬,於1602至1603年間開始建新堂供奉聖母。因1835年的一場大火,現僅剩下一面壯觀的石砌正面牆壁,為澳門最有藝術價值的文物遺址。聖保祿敎堂曾設有聖保祿公學,創辦於1565年,1594年升格為修院,後來成為遠東按西方模式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據史料記載,當時許多名耶穌會修士及著名文化人士都曾在這裡學習,他們在長達2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中西文化交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聖保祿敎堂前壁正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