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敎堂

  位於風順堂上街。與聖若瑟修院合稱三巴仔或小三巴。敎堂由意大利天主敎耶穌會傳敎士於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興建,1758年落成,1903年重修,1953年由羅若望(José de C.Nunes,1890~1958)主敎策劃再行修葺,始成今日規模。堂內供耶穌聖心聖像、聖若瑟像、木雕無原罪聖母像等,堂壁上有墳石七塊,內藏耶穌會名人骨骸。由於天主敎曾發生改革運動,該堂於1762至1784年間,被迫停止活動20多年。後來葡方下令將該敎堂交由葡國神父接管,直至1893年,才重新起用耶穌會神父。至1910年,由於葡萄牙推翻帝制,該堂又再次為葡萄牙天主敎會管理,來自意大利的耶穌會敎士皆被驅逐。敎堂屬古代的依巴侖式建築,與1567年意大利設計師域諾拉在羅馬設計的耶穌敎堂相似,亦是澳門最宏偉的敎堂之一。


  聖若瑟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