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899~1983)

  中國畫藝術家。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大千居士,齊名大風堂。祖籍廣東番禺,生於四川內江。9歲從母習畫,1917年與二哥張善孖留學日本,在京都學染織。1919年回國拜曾熙、李瑞清學詩文書畫。1925年首次個人畫展在上海舉行。1933年參加巴黎印象主義博物館主辦的中國近代畫展,其作品《荷》被該館購藏。1936年應徐悲鴻邀,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敎授一年,《張大千畫集》首次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1941年赴甘肅敦煌石窟,潛修臨畫,計276件,1944年出版《大風堂臨撫敦煌壁畫》二冊。1949年前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舉辦個展10餘次。1949年赴台北,後轉赴香港暫居。1950年留印度大吉嶺年餘,後遷港。1952年舉家移居阿根廷,名所居為“呢燕樓”。1953年首度訪美。1954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附近的摩詰。1956年首次游歐洲,晤畢加索於法國尼斯。1958年,作品《秋海棠》被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學會”贈予金質奬章。1963年,在紐約展出六屏通景荷花,以14萬美元售予讀者文摘社,創當時國畫售價最高紀錄。1967年,以敦煌壁畫自摹本62件贈台北故宮博物院。1968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授贈榮譽博士學位。1977年返台北籌建“摩耶精舍”,1978年於台北定居。從1950年以來在世界各地舉辦個展60餘次,出版有《張大千書畫集》等多種選集。1983年6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美術館聯合在北京舉辦“張大千畫展”,並於中國美術館舉辦座該會研討其藝術。著有《畫說》。代表作有《華山雲海圖卷》、《長江萬里圖》、《廬山圖》等。作品被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及國內外多處美術館、藝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