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村

  澳門重要古村落,又名旺廈,位於澳門半島北部,背靠望廈山(又名蓮峰山)。望廈,遙望廈門之意,旺廈,興旺廈門之意,均與廈門有關。據望廈村何氏宗祠門聯,此村有許多人來自福建廈門。望廈村歷史悠久,其開村年代,可考證到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舊居有趙、何、沈、黃、許諸姓500餘戶,村內里巷20餘條,屬香山縣管轄。1386年(清乾隆八年),香山縣丞衙門移駐該村,改稱澳門縣丞。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中美望廈條約》在該村普濟禪院後花園簽訂。1883年(清光緒九年),該村為澳葡當局擴佔,並將望廈居民編入西洋戶籍,該村居民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反抗澳葡統治,持續至1908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