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造業

  澳門的船舶修造業是同漁業緊密相連的,它為漁業服務,其歷史亦相當久遠,且技術水平較高。造船廠多設於沿海一帶,至20世紀80年代後期,澳門的造船廠計有31家,其中澳門半島17家,路環島14家。1992年共新造各類漁船120艘。1993年,澳門政府在林茂塘至筷子基一帶實施填海造地計劃,左近船廠多被迫歇業,致使造船能力大為下降,1993、1994兩年年均建造衹40艘左右。承造的船隻多為約長30米或24米的大中型漁船,由於船舶質量上乘,性能亦好,吸引本地及鄰埠的漁民爭購,但大約90%售予香港漁戶。
  澳門漁船修理業是專門為舊船修補、翻新以及船上的一切木作工程提供服務,經營這一行業的廠家稱排廠,全澳門計有5家船排廠,每年承接漁船修理業務大約500艘左右。80年代以後,業務量有所下降,原因是與澳門隔河相望的珠海灣仔以及廣東沿海一帶亦相繼開設許多規模大小不等的漁船修理廠,成为澳門船排廠的競爭對手。澳門漁船出遠海作業後,遇有故障需安排修理事項,可在廣東沿海的修理廠得到及時處置,而不必再跋涉回澳;再則澳門船排廠的設備與技術力量亦顯陳舊與落後,亟待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提高技術水平。


  船舶修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