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南第(Francisco H.Fernandes,1863~1923)

  世居澳門的葡萄牙人,孫中山的摯友。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就學時,飛南第在香港法院任翻譯,兩人相識,遂成知己。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孫中山畢業後,準備在澳門行醫,曾請飛南第在澳門代為申請行醫執照。1893年飛南第主辦澳門《鏡海叢報》,多次宣傳孫中山的醫術精湛,表彰他的醫德。孫中山棄醫從政時,將自己的醫療器械和生活用具贈給飛南第留作紀念。
  1895年10月,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潛往澳門飛南第處,飛南第護送他到香港,脫離險境。在這一年11月6日《鏡海叢報》上,刊登了這次起義的電訊,並全文刊登孫中山撰寫的《農學會序》,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又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文章,高度評價孫中山的品格。辛亥革命後,飛南第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取得成功感到高興。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飛南第時任澳門市議事公局(即今市政廳)議員,特意致函孫中山表示祝賀,並建議澳葡當局升旗誌慶。以後和孫中山書信往來。1912年5月,孫中山返澳門時與飛南第晤面。1921年5月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曾擬聘飛南第為顧問,他以年事已高婉辭。飛南第逝世後,葬於澳門聖美基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