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沿海水深
澳門附近海域由於承受兩側珠江的伶仃洋河口和磨刀門河口帶來的泥沙,在強烈的沉積作用下,形成廣泛分佈的淺灘,水深甚淺,大部分不足3米。澳門半島周圍和氹仔北面近岸,以及路氹連貫公路兩側水深更多在2米以內,退潮時便會露出大片淺灘。僅在澳門半島和澳門國際機場以東,以及路環以南,水深才超過3米。路環東端的大擔角外,水深達5~6米,低潮時也有4米左右。路環西南端與大橫琴島之間,是個不到300米寬的峽口,由於水流冲刷,水深也有5~6米。澳門半島周圍淤積厲害,嚴重影響航運。為了讓船舶順利進出港口,從澳門半島東南方約2公里處開始,人工浚深了兩條航道,通往外港的一條長約2公里、深約6米,通往內港的一條長約5公里、深約5米。而且,人工航道必需經常疏浚,才能保持足夠水深,否則泥沙便會很快淤滿航道。水深不足,是澳門在歷史上失去重要貿易港口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