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瑪堂區(Freguesia de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

  位於澳門半島北部,是澳門半島面積最大(3.08平方公里)、人口最多(1996年16.7萬人,佔澳門半島人口總數的42.7%)的一個區。包括青洲、台山、馬場、黑沙環、望廈、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都是填海所得。南面以美副將大馬路與聖安多尼堂區及望德堂區為鄰,西南隔新口岸水塘與大堂區相望。此區開發最遲,過去一直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郊區,平民房屋也集中於此。20世紀60~70年代以後,澳門經濟起飛,此區也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主要行業有紡織、製衣、塑膠、玩具、皮革、電子、電力等。據1992年統計,全澳43%的工業場所集中於此區。北面出關閘便是廣東省珠海市的拱北,也是來往澳門與內地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友誼大橋的起點在此區東端的馬交石。由於人口稠密、工業集中、交通繁忙,而市政設施又未能配套,此區環境問題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