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執信(1885~1920)

  名大符,筆名蟄伸、縣解等。原籍浙江蕭山,生于廣東番禺。1902年入廣州敎忠學堂,組織群智社,購阅《民約論》等新學書刊。1904年官費赴日留學,結識孫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議員兼書記。常在《民報》发表政論,駁斥改良派。1906年返國,供職于廣東政法學堂及兩廣方言學堂,秘密進行革命活動。1910年參與策划廣州新軍起義。次年4月參加黃花崗之役。旋流亡香港。武昌起義后致力光复廣東。后历任廣東軍政府總參議、廣(州)阳(江)軍務處督辦、廣東審計院院長。1915年蜇居澳門,积蓄力量,設立討伐龍濟光的軍事指揮機构,多次與陳炯明在澳門協商武裝斗爭問題,于1916年月底成功发動了欽、廉、潮、汕等地駐軍起義。二次革命失敗后,积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反袁斗爭,并加入中華革命党,任中華革命軍廣東司令長官。1917年任大元帥府軍事聯絡兼掌管機要文書。1918年至滬,協助孫中山辦理華僑捐款事宜和撰寫《建國方略》等著作,并擔任《民國日報》、《建設》雜志編輯撰述工作,宣傳三民主義,探索中國前景,赞扬布尔什維克精神和五四學生愛國精神,參加新文化運動。1920年为驅逐桂系等軍閥返粵策划民軍時,在虎門被桂系軍閥殺害。著有《朱執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