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球


  回力球娛樂場


  曾在澳門經營的博彩種類之一。回力球賽是所有球類運動中歷史最長、速度最快的項目之一。回力球運動在歐美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頗受歡迎。回力球是一種用一個直徑為2寸,內為橡膠心而外包羊皮的硬球來作賽的庭院運動。球質堅硬,每個運動員右手握着用柳條編織成的長約2尺的彎形“棒兜”。賽球場地長55米,寬16米,前者及側面為15米高的混凝土圍牆。開賽時球員雙方同時站立在場地的一邊,一方球員將球用力抽向前方的牆壁上,反彈後另一方球員立即用棒兜接住,隨後將球用力抽向前壁,如此輪流反覆抽球和接球,如果一方將球抽出界或接不住球,便是輸球,對方則為勝球,以一局中得失球多少分勝負。每隊球員最多6人。1971年8月7日,澳門回力球企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何柏、彭國珍、何鴻燊、葉德利、葉漢為最大股東。彭國珍、何柏分别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1972年5月開始興建回力球場館。1975年5月竣工,1975年6月15日舉行首次回力球賽。但開賽以後,澳門各方反應冷淡,連年虧損嚴重,後何鴻燊成為該公司的掌權股東,出任該公司董事會主席。該公司股票早在香港上市,澳門電力有限公司收購回力球公司的大部分股票,然後將回力球公司的股票轉為澳門電力有限公司的股票在香港上市。至1990年8月因連年虧損結束營業,場館改为回力娛樂場及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