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永福古社
位於沙梨頭痲子街,為一土地廟。相傳建於宋末,因“永福古社”之名與宋端宗“永福陵”同名,所以亦有“永福古社”為端宗行宮之傳說,但並無確實記載。永福古社本來是一臨海廟宇,旁邊的岩洞內供奉望海觀音,故有觀音岩之稱。岩洞後一塊大石上至今仍有“觀音岩”的摩崖刻字。今廟門有石牌坊,橫匾上有“水月宮”三字,下款題名何吾騶。相傳是明萬曆年間(1573~1619)大學士何吾騶所書。永福古社曾經數度重修,其中清嘉慶年間(1796~1820)和1925年的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規模。現在該廟由土地殿(永福古社)、水月宮(觀音岩)、醫靈殿等組成。清末澳門開始修築內港,如今永福古社之前,已經樓宇林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