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白鴿巢
在澳門半島東部,是大炮台山(柿山)餘脈向西北伸出的一個小山崗。它把澳門半島西側海岸分成北灣、淺灣。原名鳳凰山,因為山上多鳳凰木而得名。200多年前一個葡萄牙富商在那裡建了住宅,他養了幾百隻白鴿,鳳凰山便被人們叫做白鴿巢了。後來在山崗上建立一個公園,稱為白鴿巢公園。公園的葡文名叫賈梅士公園,是為了紀念這位葡萄牙詩人賈梅士(Luis de Camões)曾經在那裡的一個石洞中完成了著名史詩《葡國魂》。公園的東南側有一座兩層洋房,100多年前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澳門分公司所在,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其旁有一個基督敎墳場(原為該公司墳場)和一座小敎堂,墳場中有些著名人物的墓穴,如基督敎第一個來澳傳敎的敎士馬禮遜、寫出西方第一本澳門歷史的瑞典人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居澳20多年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等。
位於白鴿巢公園內的賈梅士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