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四洲誌》
近代中國翻譯的第一部較有系統的世界地理誌,林則徐編。原著是1836年倫敦出版的英國人慕瑞(Hugh Murray)撰寫的《世界地理大全》(Cyclopaedia of Geography)。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時,為暸解西方情況,組織翻譯西文書報,先後輯有《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澳門新聞紙》等。澳門馬禮遜敎育社布朗(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師將《世界地理大全》贈予林則徐。林則徐命梁進德翻譯,並親自潤色,編成初稿,一卷約9萬字。此書介紹五大洲三十餘國地理、歷史、政治等情況;對長期閉關自守、對外部世界茫然無知的中國封建社會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書稱“四洲”,是襲用佛經對世界的認識。1842年至1843年間,魏源在《四洲誌》的基礎上擴充重編為《海國圖誌》。清王錫祺編撰《小方壺齊輿地叢鈔》,將《四洲誌》收為補編,1931年上海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