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

  指澳門半島北部黑沙環、馬場、台山、青洲、筷子基等地。絕大部分是100多年來陸陸續續填海所得的連片平地。20世紀60年代以前,澳門經濟發展緩慢,北區是遠離鬧市的郊區,是個典型的貧民區。居民不多,居住條件差,靠種菜、小手工、小販維持生活。台山北部(今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是堆放垃圾的爛地。60年代以後,澳門經濟起飛,促進了北區的開發建設。黑沙環南部工廠大廈群的出現,使澳門有了一個現代加工業相對集中的工業區。70年代馬場西南部佑漢新村、白朗古將軍大馬路西側“宏”字樓群的5~6層樓宇相繼建成,80年代台山巴波沙坊改建、巴波沙大馬路兩側以及筷子基和樂大馬路西側出現了多幢10~20層的商住大廈,90年代馬場東北部和黑沙環新填海區矗立起更大規模的高層商住大廈群,台山以西的木屋區已有改建計劃,北區的面貌迅速改變。今天,一個新市區已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