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的亞洲》(Ásia Sínica e Japônica)

  作者為若澤·德·耶穌·馬利亞(José de Jesus Maria)。1740~1745年間在澳成書。《大西洋國——葡屬遠東檔案及年鑒》主編若昂·佩雷拉(João Feliciano Marques Pereira)於1899年發現此書371頁抄件,立刻將其注釋、連載於《大西洋國》。至1903年,共披露原稿81頁。1939年,博克塞(Charles Ralph Boxer)在里斯本一舊書店購得可能是佩雷拉使用過的稿本並在阿儒達圖書館發現另一抄本。1940~1941年間,博克塞在《澳門敎區月刊》(Boletim Eclesiástico da Doicese de Macau)上連載至第一卷尾。後於1941年在澳再刊單行本。太平洋戰爭期間,由白樂嘉負責繼續在《復興雜誌》上刊印第二卷。後於1950年由澳門官印局復以單行本印行。1988年,澳門文化學會影印發行全書。作者受遣前來澳門對存於大三巴的耶穌會檔案進行復製工作,故接觸了大量葡文原檔。該書闡述了澳門開埠至1745年的歷史,尤其第二卷第八篇以後保存了大量議事會最早的文獻,為研究澳門重要史料之一。該書所附傳敎士名錄有不見費賴之記載者並有關於中國敎士的資料。例如,關於吳歷有載如下:“來此接受敎士培訓,學習語言的神甫之九:西蒙·沙維爾·達·庫尼亞(Simão Xavier da Cunha),華人”,即吳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