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辯》

  一部早期傳敎士著述。出於對耶穌會神甫治曆功績的妒忌,楊光先曾連上兩疏,大肆攻擊湯若望(Joannes Adam Schall Von Bell)神甫制定的西曆。在此之前,早於1659年,楊光先曾在北京刊行《闢邪論》,對湯若望神甫及天主敎徒多有指摘與構陷。在京的耶穌會會士發表了一小冊子,對楊光先的攻擊予以回擊。此舉令楊光先大為惱火,於是他馬上又拋出《不得已》,全面駁斥耶穌會的反彈。1664年9月15日,楊光先再次上疏,參劾湯若望等人妖言惑眾,煽動謀反,導致在京諸神甫被捕入獄。獲釋後,利類思奮筆疾書,撰成《不得已辯》一書,駁斥楊光先對天主敎的攻擊與誹謗並試圖為葡萄牙人居澳提供歷史、法理依據。他首次將曾德昭(Álvaro Semedo)的“海盜説”具體化,於是便出現了“張西老”一名。。本書於1665年刊印,其後記提及:“乙巳夏五月利類思題於長安旅舍,極西耶穌會士利類思著,仝會安文思、南懷仁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