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歲時風俗,因此日要吃元宵而得名,又稱燈節、元夕節。簡稱元宵、元夕、元夜。為農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節日始於漢代,唐代節慶張燈從一夜增至三夜,北宋時增為五夜,南宋時增為六夜,明永樂二年(1409)又增至十夜,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隆重、歷時最長的燈節。有人説這是中國的情人節。以前澳門在這晚上有“花燈會”青年男女,才子佳人,徜徉於火樹銀花之下,在富有詩意的浪漫氣氛中互訴衷曲。但隨時代思潮的變遷,節日盛況逐漸淡化。現在節慶之晚都吃元宵(湯圓)、年糕,表示家庭團聚、生活美滿。但在此節添丁的人家,有些依然循照習俗,在門前懸掛燈籠,以示添丁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