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門

十字門
澳門水域古地名。位於距澳門半島南部10餘里之海域,指4個島嶼,兩兩相對,即氹仔、路環在東,屬於澳門;小橫琴與大橫琴在西,屬於廣東省珠海市。它們之間的水道,縱橫相交,形如十字型的通道,故名十字門。即《澳門紀略》稱:“澳南有四山離立,海水縱貫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門。”據《廣東通誌》記載,十字門也是外國商船來華貿易的駐泊點,是通往廣州的重要航道,屬香山縣管轄,中國政府曾設十字門汛,負責海上防守。十字門航道為古航道,也曾作古戰場,南宋末年10多萬軍民曾流亡至十字門一帶,與追趕而至的元兵大戰一場。
另外,澳門半島與其對岸的灣仔,同它們南面的氹仔和小橫琴之間,所夾着的水道也呈十字型。後十字門靠近大陸,又叫內十字門;前十字門面向大海,又叫外十字門。它們歷來都是重要的航道。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大、小橫琴之間的圍墾工程以及路氹連貫公路的修築,堵塞了外十字門的東、西通道,十字門已經名存實亡,變成了“|”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