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澳門的社會政策模式
賴偉良*
引言
社會政策模式及其基本内涵
政府對經濟制度的偏好
政府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之關係
表一 行政長官何厚鏵在首三份施政報告中(施政重點部分)對不同政策範疇所描述的字數 ┌──────┬──────┬───────────┐ │年份 │經濟政策 │各項社會政策 │ ├──────┼──────┼───────────┤ │2000 │925 │醫療保健:83 │ │ │ │教育:213 │ │ │ │社會福利:58 │ │ │ │新來澳人士:101 │ ├──────┼──────┼───────────┤ │2001 │2750 │醫療保健:55 │ │ │ │教育:326 │ │ │ │社會福利:372 │ │ │ │失業:579 │ │ │ │新來澳人士:34 │ ├──────┼──────┼───────────┤ │2002 │2945 │醫療保健:420 │ │ │ │教育:846 │ │ │ │社會福利:208 │ │ │ │失業:348 │ │ │ │新來澳人士:213 │ ├──────┼──────┼───────────┤ │總數 │6620 │3856 │ ├──────┼──────┼───────────┤ │所用字數比例│1.7 │1 │ └──────┴──────┴───────────┘ |
政府制定社會政策背後的基本價值觀
政府在提供社會福利方面的角色
表2 社會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 ┌──────┬──────┬────────┐ │年份 │國家/地區 │ 比例 │ ├──────┼──────┼────────┤ │2000 │澳門 │ 3.7% │ ├──────┼──────┼────────┤ │1995 │英國 │ 25.9% │ ├──────┼──────┼────────┤ │1995 │德國 │ 30.4% │ ├──────┼──────┼────────┤ │1995 │意大利 │ 26.5% │ ├──────┼──────┼────────┤ │1995 │加拿大 │ 20.8% │ ├──────┼──────┼────────┤ │1995 │美國 │ 17.1% │ └──────┴──────┴────────┘ |
政府分配社會福利所採用的原則
表三 社會保障基金及社工局所提供援助佔整體工資中位數的比例(2001) ┌───────┬────────┬───────┬─────┐ │援助計劃 │援助水平(單人) │整體工資中位數│ 比例 │ ├───────┴────────┴───────┴─────┤ │社會保障基金 │ ├───────┬────────┬───────┬─────┤ │“長老金” │ $1,150 │$4645 │ 25% │ ├───────┼────────┼───────┼─────┤ │“殘疾恤金” │ $1,150 │$4645 │ 25% │ ├───────┼────────┼───────┼─────┤ │“社會救濟金”│ $750 │$4645 │ 16% │ ├───────┴────────┴───────┴─────┤ │社會工作局 │ ├───────┬────────┬───────┬─────┤ │“經濟援助” │ $1,300 │$4645 │ 28% │ └───────┴────────┴───────┴─────┘ 資料來源:澳門社會保障基金(2002)、澳門社會工作局(2002)及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01 b) |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