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65.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
鐘鳴旦等編
165.1 具揭:龐迪峨、熊三拔等揭,將利瑪竇等入貢住居等項緣由逐一開具於後:
一、解香山澳夷商細作。香山蠔境澳夷商,交易始自何年?非迪峨等所知也。頗聞林道乾之亂,有在澳商人等,自備舡糧器械,協力攻擊,督府曾上其功,想當時因此容留,亦未可知。然其人係各國人民,經營牟利,挈妻孥,長子孫。迪峨等不婚不宦,生不同里,業不同方,若風馬牛不相及矣。事在廣東,撫按司道自能躬親體訪,得其情實,綏懷駕馭,必有定畫,亦非迪峨等所知。第云爲之細作,則宜潛蹤密謀,何必談道著述,枉受辛苦?又何爲顯居都邑,自啓疑關?細作奸徒,無取潔廉,何不受人貲財,可免寄託之勞,兼又泯其形迹。細作奸徒,容自是務,依門傍戶,隨聲唯諾,儘足取憐弭謗,何必與釋道二氏辨别是非,樹敵造言,自詒伊戚?目今經典書籍,一一具在,人人知爲讀書明理之人。諸夷若有邪謀,即是無知盜賊,亦且深入六千馀里,後來何計脫逃。既已讀書明理,又已不婚不宦,卻乃拼此不貲之軀,爲盜賊作死間,是乃痴蠢下愚所不肯爲,謂慧黠機警者爲之邪。入都以來,一十七年,萬耳萬目,所見所聞,苟有纖毫微迹可證,即宜支解於市,何但驅逐而已?中外臣工,布列在位,緝事員役,往來如織,果有奸細情形,必且刻奏聞(原作“門”),何待一十七年之後?既云謀事,合用細作,當事者宜自用之,豈有夷商數百,而慧黠機警之士若是之多,堂堂天朝,而忠信可使之人,若是之少?何不密遣數輩,潛入澳中,探知實情,議行措置。而空採道旁之説,株累無辜。再遣數輩,陽與迪峨輩交往,陰行剌探,一時縱能掩飾,日久必然呈露,此時得其肯綮,自當輸服無辭。奈何塗路訛傳,不一體察,遽被以莫大之惡也。逢人啓口,拈筆落紙,一皆仁義忠孝之旨。動念少差,便爲罪戾;滌除汎掃,惟恐後時,庶可望天上眞福,免地獄永苦,如此理論,苦言至戒,浸灌耳目,而欲率人爲莫大之重惡,人誰信焉?誰敢焉?誰忍焉?抑豈不自相矛盾,自敗乃事邪?若云本國所使,與澳商首尾表裏爲姦,則西土三十馀國,賴天主佑,奉天主戒,千五百年,封疆無犬吠之警矣。大小相恤,强弱相扶,通力通財,和好無間;一成一旅,咸得奠安。因此承平日久,學道之人甚多,游行四遠,皆欲化之爲善,故令迪峨等得至於是。若不守天主之誡,不能洽比其鄰,狡焉啓疆,宜自近始。侵大併小,攻伐備禦,日不暇給。迪峨等雖懦弱,將竭股肱之力,爲宗國用矣,不來矣。……
一、解招倭番海鬼惡夷。迪峨等入中國三十年,入京十七年,澳中夷商曾否顧覓幼倭幫贍?其有無多寡,及目今曾否奉行官司指諭發遣遠離?皆不與知。至於海鬼黑人,其國去中國六萬里,向來市買服役,因西土諸國,無本國人爲奴婢者,不得不用此輩。然僅堪肩負力使,别無他長,亦無知識,性頗忠實,故可相安。即內地將官,間亦有收買一二,充兵作使者。其人物性格,廣人所習也。果係惡夷,在諸商尤爲肘腋之患,獨不自爲計邪。至紅毛一種,乃是近年海中劇盜,終歲泊舟大洋,伺便劫掠往來商船,日多日狠,澳中夷商,累年以來,被劫數次。丁未年,在廣東近岸劫船一雙,失去商本百萬,此廣東商民目所親見,莫能相救也。因此夙夜戒心,自行竭力備禦。閩廣官府士民所共諳,悉欲求海中安靖。中國宜倣林道乾事例,與各國市舶協力擒剿,庶免貽禍將來。今特疑深情隔,海外夷商不敢請耳。若將混爲一流,眞是夢想所不能及。……
第一冊<奏疏>
165.2 泰西國歐羅巴陪臣畢方濟謹奏……臣不勝欣戴,向天虔祝,聖壽無疆。敬製星屏一架、輿屏一架,恭獻御前,或可爲聖明仰觀俯察之一資,附貢西琴一張,風簧壹座,自鳴鐘壹架、千里鏡壹筒、玻璃盞四具、西香陸炷、火燒鏡壹圓、沙漏壹具,白鸚鵡壹雙,助於禮備樂明者,伏乞皇上俯賜敕收。
臣尤蒿目時艱,思有所以恢復封疆,裨益國家者,一曰明歷法以昭大統,一曰辨鑛脈以裕軍需,一曰通西商以官海利,一曰購西銃以資戰守。蓋造化之利,發現於鑛,第不知脈絡所在,則妄鑿一日,即需一日之費。西國格物窮理之書,凡天文、地理、農攻、水法、火攻等器,無不備載。其論五金鑛脈 ,徵兆多端,似宜往澳取精識鑛路之儒,譒譯中文,循脈細察,庶能左右逢原也。廣東澳商,受廛貿易,納稅已經一百年,久爲忠順赤子,偶因牙儈爭端,阻遏上省貿易。然公禁私行,利歸於奸民者什之九,歸於府庫者什之一。宜許其炤舊上省,在於何地棲止往來有稽,多寡有驗,則歲可益數萬金錢,以充國用。況中商出洋,每循海岸,所以多險,西商惟按度數行止,故保無虞,亦可推而習之,所利非小也。
西銃之所以可用者,以其銅鐵皆百煉,純粹無滓,特爲精工。切炤天啓元年,東酋跳梁,兵部題奏,奉有取西銃西兵之旨,是以臣輩陸若漢等貳拾肆人,進大銃肆位。未及到京,而虜已遁。後奉旨援登,發銃擊虜,奇功屢敘。既而遼兵反戈,同伴死節,惟陸若漢帶傷赴闕。隨蒙兵部題覆,恩蒙聖旨,將已故公沙的西勞等,贈官賜葬。陸若漢賞勞南還調理,老死廣省,至今未葬。察得澳中三巴寺旁,有海隅僻地,懇祈皇上恩賜一區,掩其枯骨,俾同伴墾種供祀,得以茸築斗室,焚修祝聖,以報盛世澤枯之仁,而諸商慕義,益以永久矣。更乞敕部取習銃數人,以傳煉藥、點放之術,實摧鋒破敵之奇也。
至於七政推歷,交蝕不爽,必取明習天文西士數人,會同欽天監測算,尤足光示四裔,垂則千秋。臣感恩圖報,無有窮已。伏乞聖明敕賜施行。臣即奉命馳澳,鑛書必譯詳明,銃師必訪精妙,星速入都,不敢少緩。其明歷、識鑛西士,善銃西將,乞敕量給應付廩糧,起送入京,不致稽緩。庶於時艱有濟,而臣之微忱,亦得少效於萬一矣。臣曷勝瞻仰祈禱?待命之至,伏候敕旨。奉聖旨,海禁初開畢方濟著劉若金帶往海上,商議澳舶事宜。陸若漢準給地安葬,所進星屏等物,司禮監察收。十二月初六日上初七日
第二冊<畢方濟奏折>
165.3 思及艾先生行蹟 綏安李嗣玄德望著 先生……泛海三年,歷程九萬,抵粵之香山澳,時萬歷己酉歲也。不意利公先一載辭世,先生怏怏,因與偕來畢、史二公,修學澳中,先習中華語音文字,僅二三年而中華典籍如經、史、子、集、三教九流諸書,靡不洞悉。其姿穎超絶乃爾。……
第二冊<思及艾先生行蹟>
165.4 聖父方濟各,顯修,意大利亞國人,立會。四十五歲終,於陞天後一千一百八十八年,爲宋寧宗嘉定十三年庚辰。墺門立堂供奉。
聖多明我,顯修,依西巴尼亞國人,立會。五十一歲終,於陞天後一千一百八十九年,爲宋寧宗十四年辛巳。墺門立堂供奉。
聖安多尼,顯修,博爾多了國人,(中國多敬爲主保)三十六歲終,於陞天後一千一百九十九年,爲宋理宗紹定四年。墺門立堂供奉。
聖女加辣,童貞,意大理亞國人。終於陞天後一千二百二十一年,爲宋理宗寶佑元年癸丑。墺門立堂供奉。
巴范濟,字庸樂,意大利亞國人。萬歷十一年癸未至,傳教廣東。卒,墓在香山墺。
孟三德,字寧寰,路西大尼亞人。萬歷十三年乙酉至,傳教廣東。卒,墓在廣東香山墺。
麥安東,字立修,路西大尼亞人。萬歷十三年乙酉至,傳教江西,後回廣東。卒,墓在香山墺。……
蘇如漢,字瞻清,路西大尼亞人。萬歷十三年乙未至,傳教廣東。卒,墓在廣東香山墺。
龐迪峨,字順陽,依西巴尼亞人。萬歷二十七年己亥至,同利西泰進朝,遂留都中傳教。後回廣東。卒,葬在香山墺。著《七克》七卷。《龐子遺詮》二卷、《人類原始》、《實義續篇》一卷、《天神魔鬼説》、《辯揭》、《受難始末》。
李瑪諾,字海岩,路西大尼亞人。萬歷二十九年辛丑至,傳教江西,後回廣東。卒,葬在香山墺。
駱入祿,字甸西,路西大尼亞人。萬歷三十三年乙巳至,廣東卒,葬在香山墺。
熊三拔,字有綱,意大理亞國人。萬歷三十四年丙午至,北京傳教。天啓年間,欽命修歷,後回廣東。卒,葬於香山墺。著《泰西水法》、《簡平儀》、《表度法》。
曾德昭,字繼元,路西大尼亞人。萬歷四十一年癸丑至,傳教杭州,轉金陵,復回廣東。卒,墓在香山墺。著《字考》。
傅汎濟,字體齋,路西大尼亞人。大清順治十七年庚子卒。墓在香山墺。著《經要直指》。
第三冊<入中國傳教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