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299 代理前山同知蔡國楨等為葡人驅逐青洲水面中國兵船事致兩廣總督李瀚章稟文
光緒十六年三月十九日(1890年5月7日)
代理前山同知蔡國楨 署前山營都司黎中配
敬稟者:
竊卑職等於上年十月間,因澳門葡人在青洲地方鑿山填海,意圖侵入前山界內,而澳葡兵頭又遣小火船,告知卑職中配,所轄拖船不許在青洲以北中國水界之內照常灣泊,既經卑職國楨加派澄清水師右哨拖船一隻,灣泊青洲對面之瓦窯村聯絡接應,又調派健鋭小兵輪一號,凡出巡回來,即灣泊關閘平綫以北水界,互爲聲勢,當經繪圖貼説,稟奉憲示在案。數月以來,仰仗德威,所有憑界駐守之輪拖各船,固不敢稍爲移徙,即葡人亦不復有異言。其所築堤工,雖經下樁,旋亦停工,不復加築。竊喜彼此遵照條約,可以相安無事矣。
本月十一日卑職國楨調派澄清水師右哨拖船,赴省請領軍火去後,不料十八日,據管帶健鋭輪船把總李長安、管帶拖船把總梁華德等稟稱,本日午刻,澳門葡人忽駛來中號兵輪船一隻、巡河小輪船一隻,帶同洋兵數十名,逕到中國界內,並有四畫洋弁兩名,率同洋兵,徑登我輪拖各船,勒令該把總等即刻生火起椗,將船遠徙。該把總等詢以守界日久,何以忽然要徙,究因何故,該洋弁答稱,係奉澳門兵頭之命,不許中國兵船在青洲一帶水面灣泊。該把總等復辯明此係中國水界,而該洋弁置之不理。又約其俟轉稟卑職等再行移徙,而該洋弁刻不容緩,喝令洋兵勢將用武。該把總等看此情形,恐生事端,因約洋弁放船先去,然後陸續生火起椗,將船駛回附近前山內河亞婆石一帶停泊,分别稟報前來。卑職等突出不意,聞報駭然。
竊思中葡立約,雖許葡人管理澳門,而兩國尚未定界,本無所謂界址也。至陸地以關閘爲界者,亦係我總理衙門和平辦理之語。故於上年照會內解明,條約第二款所云,彼此不得增減改變者,係指關閘以南至三巴門而言,若關閘以北,乃我中國獨管之地,不與界務相涉。等因。鈔行有案,彰彰可考。卑職等分遣駐汛兵船,守定關閘相平水面,亦是確切不移,至公且允辦法。卑職中配自光緒十三年抵任後,援照向章,即經派令該拖船駐泊青洲以北中國水界之內,多歷年所。去年因葡人築堤侵佔,復會同卑職國楨調派輪拖兩船,增守水汛,仍嚴飭管駕各弁,不許越界生事,致滋口實。乃澳門新到西洋兵頭不遵條約,突行驅迫,既不以函牘知會,復不容哨弁稟報,其視交涉如兒戲,其視條約爲具文,其設謀定計,又未必僅以驅逐我船爲足願也。
伏查關閘以北地方,葡人久已垂涎,始於陸地創設路燈,繼於海面加築長堤,旋且繪圖畫綫,指前山城池河道歸其管轄,節經卑職國楨詳晰稟明,冀爲思患預防之計。今又突然强驅我久守水界師船,逐漸進來,更端嘗試,伊於胡底。卑職等屢奉憲諭,辦理交涉固貴嚴以防之,尤宜靜以俟之,凜凜在心,不敢妄動。今師船突被迫逐,該把總等恐生事端,實處不得不退之勢。查由關閘水面至前山城河,相距約八里水程,該船由水界退至亞婆石,已退五里之遙,如退而復往,葡人亦必復驅,固虞釀禍。若退而終退,葡人以我爲怯行,且派船佔紥,則失去前山水路門戶。水界既失,陸界相隨,是此日逐船之實據,即後日奪地之張本。卑職等職守所在,咎有專歸,不得不據實會稟,伏乞我憲台密授機宜,俯賜批示,俾卑職等得有遵循,以爲因應,大局幸甚,地方幸甚。
除稟撫憲鑒核暨稟洋務處查考外,謹此肅稟,恭叩崇祺。伏乞垂鑒。
卑職國楨、卑職中配謹稟。
十六年三月十九日稟
批:
據稟已悉。前山守界之輪拖各船,在中國水界內停泊已歷年所,澳葡兵頭何得無故派令輪船弁兵突入我界,擅逐我船,是否中國守界師船弁勇不諳紀律,致生事端,抑或虛誇侈肆,肇釁啓侮。該丞等須切實查明,加意約束爲要。
除照會澳門西洋總督查問斥責見復,並另檄飭遵外,仰即知照,仍候撫部院批示。繳。
三月二十八日發。
(《澳門專檔》第一輯)